挚爱一生京剧情高铁为“媒” 他们收获稳稳的幸福“五·一八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将在广安启动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7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17

挚爱一生京剧情

李淮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前些日子,在德阳市沂河社区,李新华带领她的京剧班,演唱新编京剧《咏梅》,与大家一起共同感受京剧的魅力。她们用普通话说念白,用京剧韵白说念白,说唱声情并茂,新颖的开场形式让四周的掌声响了起来。 然后,京剧唱腔出来了,观众聆听着……

近日,笔者慕名前往拜访78岁的李新华。当天,她轻描眉,薄施粉,涂口红,穿素色裙衣,黑色中跟皮靴表面光亮亮的。她腰板笔直笑容可掬,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在心里惊叹:好漂亮的老师!好优雅的女性!她举手投足,手眼身法步京剧范儿十足,一段唱腔,几句念白,悠扬婉转,令人痴迷。

李新华(中)参加慰问演出

李新华扮演《贵妃醉酒》里的杨玉环 资料图

李新华(右一)与学生们同台演出

有戏看的童年

李新华的童年是在北京度过的。在北京时,父母喜欢看戏,她总是牵着母亲的衣角,拉着父亲温暖的大手,走进剧院,听那高亢激越的唱腔,看那才子佳人对话说笑,赏那小姐丫鬟环佩叮当,观那将相士兵舞枪弄棒……好精彩!好好看啊!每次看戏像过节,穿上干净衣服,兴奋着,期盼着,蹦蹦跳跳走进剧场,走进舞台的一方天地。

后来,李新华的父亲到东北富拉尔基工作。齐齐哈尔京剧团到富拉尔基演出,每次演出她都到场观看,还跑到后台与演员们亲近。演员们见这个伶俐可爱的小姑娘喜欢京剧,老在场里场外跑来跑去,便时常叫住她,教她唱些京剧唱段,还有演员把木头长枪递给她,教她穆桂英耍的长枪招式。9岁的李新华,在一次演员缺席时,匆匆化妆登台救场应急,像正式演员一样参加演出。从那以后,她与演员们一起表演《四郎探母》《青风寨》等折子戏,大家看了,竖起大拇指,表扬她鼓励她,说她演得真好。

1958年,李新华的父母从富拉尔基调入德阳市,参加三线建设组建二重厂,她也跟着到了四川德阳。虽然父母不准她学唱京剧,但她不愿意放弃,于是经常偷偷学习,三天两头总会找着京剧戏本子,对着戏本子对着曲谱一字一句练习。没人教习,以前在齐齐哈尔京剧团学到的知识自动浮现在脑海里,那些个戏本里的唱词,那一行行的曲谱,一点也难不住她。多哼哼几次,有不认识的字,就查一回字典,问一问老师,唱段就连贯了,剧情就出来了。没有舞台,教室后面学校门前,说唱就唱说演就演,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掌声热烈响起来,李新华心满意足地笑了。

错过专业学校

由于父母不支持女儿走专业文艺表演的路,所以李新华错过了很多专业团体考试。有一年,中国音乐学院在成都招生,李新华瞒着父母坐汽车去省城应试,由于人生地不熟,差一点就把考试时间错过了。当她气喘吁吁地赶到教室时,监考老师说,只有一分钟,过了这一分钟,考生就不能进场了。第一次考试顺利通过,回德阳听通知,复试时间不知道,或许通知被父母压了下来,等李新华知道自己第一关已经通过时,已经来不及参加复试了。就这样,她错过了去中国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知识的机会。

那些年,李新华坚持自学京剧,由于勤奋,加上悟性高,从小到大,在学唱京剧的道路上她收获颇丰。1967年,李新华从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册哼县上班,她常参加京剧演出,扮演京剧人物李铁梅、方海珍、小常宝等。就这样,她乐此不疲地上台表演,沉浸在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的海洋里。

1970年,李新华被调回德阳市省建四公司子弟校任音乐老师。

酷爱京剧艺术的李新华,多年来学唱梅派、张派青衣,师从国家一级演员张派弟子李如华、梅派名家胡芝梅,并参加了首届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班培训,得到梅派大师琴师姜凤山先生等名家的指点,多次参加全国票友艺术节,先后彩唱《西施》《龙凤呈祥》《生死恨》《蝶恋花》等剧目,受到行家和票友的好评。

教书育人薪火传

李新华唱腔念白规范,在省内京剧票友间口耳相传,附近城市的戏迷经常当面或电话里向她讨教,德阳戏迷更是常常登门请她示范唱腔。一来二去,她萌生了开京剧培训班的想法。

2004年,李新华在家里自费开班,一个星期上三次课,一次课两个学时。德阳市有了第一家公益性质的京剧培训班。一时间,德阳市区、罗江、绵竹、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绵阳市区、江油等地都有学生慕名前来参加学习。后来,她又在二重装备厂老年大学京剧班当老师授课,传授京剧知识。

家里客厅成了教室,学生们坐着,李新华站着。每次上课前李新华都认真准备,资料翔实,讲解准确。她强调,京剧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有很高的文化传承与当代审美价值,京剧是由徽戏、汉剧、昆曲、梆子等多种剧种融合的新剧种,有两百多年的渊源,所以被誉为“国粹”。李新华说:“咱们弘扬国粹,必须从点滴做起,先普及,再推广。”

李新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了解京剧,热爱京剧,让更多的人知道京剧,喜欢京剧。她从中国京剧行当讲起,讲到生、旦、净、丑……旦角梅、程、尚、荀、张五大派别各有千秋,让学生知道这个戏是哪个流派,那个唱段是原板还是西皮抑或二黄…… 教一段唱腔之前,李新华都会先讲戏文,讲戏文里面的故事情节、真善美高尚、假恶丑低俗,了解历史知道历史,高台教化作用在讲解中潜移默化。

2023年,国机二重厂老年大学再开京剧班,李新华仍担任指导教师。学员好多是零基础,对京剧一窍不通。面对众多学员,李新华教学费尽心思。上大课时教案备好,整体教学,下课后一对一地进行有侧重、有重点的再教学。梅派的“太真外传”,唱腔中有“二黄散板”:看似没有板,心里有数,心里打着点点走;“二黄原板”:一板一眼;“二黄摇板”:紧拉慢唱……一点一滴,她认真教学。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京剧、走进京剧,这几年,李新华尝试着拍抖音做视频,她教学的唱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传唱。

2024年,李新华联系展演,带领学员们见世面开眼界传播京剧,78岁的李新华穿三寸高跟鞋上场演出创新京剧节目。在她家里,有专门的一间12平方米的房间,整整齐齐地挂着京剧演出的服装。李新华的老伴非常支持她的工作,经常帮她整理资料,烧水泡茶招呼学生、煮饭、收拾房间,让她能全身心投入京剧教学工作,让京剧在德阳开枝散叶,让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京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