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达兵在美姑县开展培训
向达兵(左一)为学生讲解苦荞萌发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成都大学供图
向达兵(右一)前往阿坝州九寨沟县开展产业帮扶和乡村振兴调研
他是农学博士,长期与土地、种子、农机打交道;他是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以教书育人,成人达己为信条;他是科研工作者,担任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栽培研究室主任;他说:“学习农学,我的理想就是让每个人吃饱、吃好。”他就是“2023年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向达兵,一位奔走在强国兴农路上的“追光者”。
峰回路转 结缘农学
“初见向老师是在两年多前《普通生物学》的课堂上,他幽默巧妙地带动气氛,与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所讲内容,带动大家加入到师生对答当中”“他的课上不仅有知识传授,更有指引和探索,整堂课不止‘解渴’更‘管饱’”……在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博学、认真的向达兵成为了同学们竞相争抢的“大热门”。
“成为一名老师,很难说是什么计划和顿悟,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我在求学路上遇到过很多好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给了我很积极的影响,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生出了热爱,最终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传薪人,把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
据向达兵介绍,与农业结缘,本不在他的人生规划中。高考后,进入四川农业大学学习广告学专业的他,尽管十分努力,但期末考试广告美术科目的“红灯”高挂,让自我要求严格的他有了退学复读的想法。在同学院领导、班主任的多次交流后,他最终转入了学校农学专业学习。“我自小在农村长大,上山下河玩泥巴捉蛐蛐,对土地和农作物再熟悉不过了”。走进农学专业大门的向达兵,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老师告诉我,作为一名农学者,就是要致力于让每个人吃饱、吃好,育出更好的品种、找到更高产的技术”。四年的求学生涯,让向达兵感受到了农业的魅力:为培育出新品种而惊喜,为寻找到粮食增产的新技术而雀跃,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就这样一路从学士、硕士到博士。
2011年下半年,即将博士毕业的向达兵,走到了就业的十字路口。那时,成都大学杂粮实验室刚获得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依托的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刚刚获批,急需人才。时任成都大学副校长、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赵钢教授抛出橄榄枝,邀请四川农业大学相关领域的博士加盟。
向达兵的研究方向为大豆的栽培生理,与平台研究方向较为契合,在导师的引荐下,2011年12月,他来到成都大学杂粮研究实验室参观,开启了自己与成都大学一路同行的故事。
爱心灌溉 硕果累累
2012年10月,向达兵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有些许紧张,对于课上师生互动也还比较生涩,当时一节课就讲完了原本准备一节半课讲的内容。”回忆起自己还是新手老师时上第一堂课的情景,向达兵笑了。
为了站稳讲台,向达兵下了不少功夫。动手又动脑,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搜集资料,将书本上的基础理论转化为课堂语言,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一次讲到根系的特点,我就拔了一株豆子苗去到教室让大家观察,课堂氛围高涨,同学们也都很深刻地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10余年过去,向达兵已走过职业新人期,成长为一名成熟、优秀的教师。现在的他,可以完全自如地把控课堂节奏,作为一名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教师,向达兵始终坚持着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分享应用案例的教学习惯,从书本延伸至课外,引领学生了解当下科研发展态势,追踪社会对于研究课题的新要求,“我希望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拓展思维,在他们心中种下科研的种子。”
为第一次出远门求学的新生提供帮助;替失意迷茫的学生出谋划策,向达兵以一颗真心关心爱护学生,成为了他们梦想的摆渡人。“对老师而言,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我们职业生涯最甜蜜的果。”向达兵说:“很开心教过的学生们如今发展得好,生活幸福。我感觉很幸福的是,我们现在仍会像朋友一样聊聊工作和生活。”
助农兴农 使命为先
育种如育人,耐心、爱心、细心缺一不可。作为一名教育科技工作者,每年谷雨前后都是向达兵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 这个时节,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春播春管的关键时期。向达兵和同事奔走在四川凉山昭觉县、布拖县以及重庆巫溪等地“送技上门”,田间地头、村头坝场都是他们的课堂。现场指导当地农户做好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苦荞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助力打好春播第一战。
2012年第一次前往凉山州时的情景令向达兵至今记忆犹新。“晚上从成都出发,先乘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到西昌,再转大巴,等到了盐源县、美姑县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与当地农业管理部门对接,到新品种示范基地查看品种长势,考察植株相关性状和指标,给农户开展现场培训,他们马不停蹄。
凉山州东部的昭觉县素有“苦荞麦之乡”的美誉,这里种植着10万余亩苦荞,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苦荞得天独厚的栖息地,但由于当地种植品种、技术、生产加工上存在的掣肘,长期以来苦荞经济转化效益不高。 向达兵和同事们承担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荞麦产业的相关工作,针对当地农户农技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等问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车间厂房,从指导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搭桥引进杂粮加工企业,建设专业合作社,发展当地特色观光农旅,到带领推动新技术、新合作落地,“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地企合作在当地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近几年,向达兵在成都和凉山间往返的频率更高了,特别是在荞麦、燕麦的生长季节。时光见证了一名研究者的奔波,也记录下了当地的改变。
昭觉县荞麦种植基地内,微风吹拂,一眼看不到边的宽阔荞麦田里,朵朵荞花随风舞蹈,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站在田埂上,眼前的这一幕是向达兵曾看过无数遍的景象。但正如丰收带给农人的快乐,他依旧喜上心头:“土地是不会辜负你的,只要播种了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