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的“老玩具”童年记忆中的野地瓜上百货大楼“买买买”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8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31

历久弥新的“老玩具”

唐兆权 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无论在哪个年代,童年都充满着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总想有几样称心如意、让小伙伴们羡慕的玩具。在二十世纪,文化娱乐方式还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大人们只能将一些祖辈传下来的老玩具重新制作、传承下去,讨孩子们欢心,以填补文体生活的空缺。别看这些玩具由来已久,却都是一代又一代创造者们智慧的结晶。

制作好的“干克蚂”

自制的“竹筒水枪”

小朋友玩五子石 资料图

郭淑贞和她亲手制作的布猴三

小朋友玩“牛角蜂”

会呱呱叫的“干克蚂”

干克蚂,实际是内江威远一带的土话,实际是青蛙。这种玩具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非常像“克蚂”,用小竹筒、笋壳、马尾丝、红纸或红布、小竹棍做成。由于做好后的玩具不能沾水,所以又叫“干克蚂”。

只要谁手中摇甩着一只干克蚂,100米外都能听到“呱---呱---”的叫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威远农村很多地方的孩子都会做这样的土玩具,有的村民还做干克蚂拿到场镇和县城上去售卖。

据黄荆沟镇工村60多岁的村民李诗富回忆,在他5岁时,曾见到别的小伙伴甩着干克蚂“呱---呱---”叫,觉得十分好玩,就吵着父母给自己也制作或者购买一个。可那时候父母整天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去研究制作干克蚂。“后来母亲拿了一个梨子送给邻居小孩,与他商量,把干克蚂借给我玩一会。”

耍了一会,出于好奇,李诗富将干克蚂翻来覆去地掰着看,这叫声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干克蚂又是怎样做成的?看了好一阵,虽然对其原理似懂非懂,可总算知道了它的构造。

将干克蚂还给小伙伴后,第二天,李诗富便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干克蚂结构准备材料,红布、小竹筒、笋壳等物品到是简单好找,可马尾丝却始终未能寻到。跑去向邻居小伙伴求助,对方回复说:“我这也是亲戚帮忙做的,不知在哪里弄的马尾丝。”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李诗富意外从一位赶马师傅那里得到了找寻已久的马尾丝。他将马尾丝拿回家,来不及休息,就赶紧投入了干克蚂的制作。不到一个小时,李诗富的干克蚂就做好了,一甩一转,还真叫出了“呱---呱---”的声音。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赶紧跑到村里小伙伴们面前去炫耀:“我也会做干克蚂了!”

据李诗富介绍,后来他的儿子、侄儿都玩过这种玩具。现在玩具多了,便基本没有孩子再玩。就在今年初,笔者意外看见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售卖制作好的干克蚂,每个5元。虽然玩具看上去并无太多复杂的工艺,可如今的孩子们都觉得十分稀奇。

好看又好玩的布猴三

布猴三,一般是在春节和端午前后做得最多。红彤彤的一圈腰带,有头有手有脚,不仅憨态可掬,好看好玩,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威远县新场镇龙奉村村民郭淑贞,从记事起,外婆就一直坚持年年为她制作布猴三,至于最初从哪一代传下来的已不得而知。

“按照祖辈传下来的习惯,每年佩戴一个或是在房间里挂一个布猴三能够驱邪消灾,保四季平安,体健无病。”郭淑贞说,因此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外婆传给母亲,母亲又传给了我。”

自己刚开始接触制作的时候,不懂剪布料的技巧和形状,缝起来也是长针短线,有时猴身太大,猴头很小;有时猴头过大,猴身又太小,没个猴样。母亲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教,边做边进行修改,大大小小做了10几个,才总算有了点猴儿的神态。郭淑贞遵照母训,每年都为后辈们一人做一到两个布猴三,有时也会送些给亲戚朋友,算下来每年要做好几十个。

布猴三调皮滑稽的样子很是可爱,有黑色、红色,男孩、女孩都适宜。或是把它拴在腰带上,或是系在纽扣上,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把玩,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儿孙们长大了,也照样每年要一个布猴三,有车的挂在车上,没车的就挂一个小的在钥匙扣上,曾孙们就挂在书包上,每一个房间也挂一个。

做布猴三也算是一门技术活,村里人不少大婶学着做,可就是做不好,干脆请郭淑贞帮忙做,所以布猴三在新场镇乃至周边地区都很流行。据郭淑贞介绍,做一个布猴三,从剪布料到成品至少要一个小时,光是原材料都要七八种。“并且还要熟练,做多大的布猴三,该下多大的布料,填充多少辅料,猴身、猴头多大都有比例,否则不协调,不像,更没猴子的灵气。”

“每年端午节,大家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叫我发布猴三!”如今,郭淑贞的女儿也学会了做布猴三。在她看来,这门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贝”,一定不能丢。

带来欢笑的“牛角蜂”

在二十世纪童年玩的“牛角蜂”,是用一块约15厘米长,0.5厘米宽的竹片,中间约0.5厘米长一段保持0.1厘米厚度,两头削薄到两张牛皮纸厚,成风扇叶状,然后在中间均匀地钻两个小孔,孔与孔之间约0.3厘米,用一根约1米长的细绳穿过两眼,绳两头收紧打上结,形成绳套。一头绳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另一头套在右手中指上。两手向中间稍松弛,转着圈甩,甩到让绳套合成绳索,两手配合适度一拉一松,利用绳索的回力驱动竹片飞速旋转,绳套借用竹片飞转的惯性反复绞成绳,竹片不停飞转,与空气摩擦,发出“嗡---嗡---”的叫声,好似飞来了一群牛角蜂,好听也好玩。

观音滩镇竹塘村村民崔元化,说起“牛角蜂”仍记忆犹新。“这种玩具,在我们那里40岁到70岁的人都玩过。”崔元化说,自己几岁的时候,看见别人把“牛角蜂”扯得飞转“嗡---嗡---”叫,就从父亲砍来编背篼的竹子上锯下一截,破片做了一个“牛角蜂”。因做得粗糙,孔钻得不够均匀,两头薄片长短不一致,要么扯不转,要么乱转,仅发出点“呼呼”声。

“后来在堂兄的帮助下,我做了好一番修改才总算成功。”再后来有了小弟弟,每当他哭闹的时候,崔元化就扯着“牛角蜂”哄他玩,弟弟真就不哭了。“在当时,这个简单的玩具竟成了‘医治’小孩哭闹的神器。”

“那时候,我们村里的几个小朋友还经常坐在一起,比谁的‘牛角蜂’做得更精致,哪一个叫声更大,更好听,放松心情,开心极了!”崔元化回忆说。

玩法多样的五子石

五子石,就是五颗石子。男孩女孩都可以玩,常常蔚然成风。制作这种玩具,可简单,亦可复杂。简单,是指随便找五颗石子就能玩;复杂是要挑选好一些的石灰石子,更高级一点的便是方解石,呈晶体状,质地坚硬,打磨起来十分费功夫。为了在玩这种游戏时顺手、易胜,小孩子们总是自己备一副五子石,既要努力找好石子,大小,方圆,各取所好。

五子石的玩法需要一定的技术性。最简单的一种,是将五颗石子一起握在手中,一下子全部撒在地上,右手食指和拇指配合拈起一颗抛向空中,再迅速拈起第二颗,手心向上接住落下的第一颗,然后向空中抛一颗,合着手里的第二颗再迅速抓起两颗,翻转手心接起落下来的一颗,再抛起一颗,迅速抓起最后一颗,接住落下的一颗。所以玩五子石,通常又叫“捡子”。这时五颗石子都捡在手中,一起抛向空中,翻过手掌,用手背来接,接起多少颗就算多少颗的成绩。无论两个人,还是几个人,一人一局,约定几局定输赢,最后合计成绩,数量多的自然就是赢家。

连界镇荣胜村村民章成旺,小时候最喜欢同小伙伴们玩这种游戏,只要有一点时间就掏出五子石来玩。据他回忆,有一天下午上山割牛草,几个小伙伴玩得尽兴,天快黑了才想起还是空空的背篼,胡乱割了几把便赶紧回家。“母亲见割得这么少,便问我干什么去了,支支吾吾不敢说。后来再想玩五子石,也是把手上的事情都做了再去玩,免得受罚。”

小玩具寄托无穷想象力

说起二十世纪农村孩子常玩的土玩具,随便一个农村人都能数出若干样。

“那时候玩具种类有限,农村的孩子想象力却无限,竹子能做玩具,庄稼杆也能做玩具,就是随手扯一根草都是玩具。”新场镇红豆村村民曹路东说,山上有一种草,孩子们称它官司草,各自扯一根,捥个套套,相互套上,各自用力拉,叫“打官司”,被拉断的为“败诉”;山上的蕨草长出三个枝,像牛角,各自扯一根角勾着角,用力拉斗,叫“斗牛”,角掉者为败。

还有一种玩具,叫“水爬虫”,制作简单,也很形象。用一个剥下来的鲜胡豆壳,一边钻几个眼,然后找一片“牛肋巴叶”,根据胡豆壳上所钻眼的距离对枝叶稍作修剪,在对应胡豆上的眼套上,便成了一只多脚“水爬虫”。如果能找两个小野果放在前面两个叶枝上作为眼睛,便更活灵活现。

切一截麦秆,用刀稍作加工,就是哨子,能吹出动听的声音;竹子,从大到小,一截截套斗,做成长长的过山号,一吹山那边都能听到声音;另外,竹筒还能做“水枪”“掷弹筒”等多种玩具,好玩又刺激;用一截豌豆秆,一头破出多个口子,稍往外掰开,形成漏斗状,放一粒豌豆在斗里,另一头对着嘴向上吹,吹到一定的高度,再让豌豆落入漏斗,豌豆一上一下地跳跃,也十分好玩。

只要肯动脑筋,发挥无尽的想象力,孩子们就不愁没有玩具玩。在制作玩具和操作、玩耍的过程中还能开发智力,弥补闲暇空虚,锻炼动脑动手能力,其中益处显而易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