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观察钢轨焊缝 受访单位供图
王笑竹记者张宸菱
火红的五月,西昌钢钒1号高炉生产线一派繁忙景象。这个首次使用“钒钛磁铁矿高炉长周期稳定运行与高效冶炼技术”的高炉,至今已稳定运行超过1100天。
这是由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和西昌钢钒共同完成的2023年度攀钢“揭榜挂帅”项目,实现了钒钛磁铁矿高炉长周期稳定运行既定目标,对国内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低成本绿色高效冶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这只是攀研院突破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的零光片羽。近年来,攀研院始终以服务国家钒钛战略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为己任,科技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航空领域用超软海绵钛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成果,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助力攀钢迈入航空领域用超软海绵钛“领跑者”行列;热冲压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国外20年技术垄断, 产品推广量达到3.5万吨;采用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等技术,完成铁道车辆用高强高韧厚规格耐候钢千吨级产品试制,同时联合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圆满完成该品种钢首个出口订单;全球首创高炉渣提钛技术,建立高钛型高炉渣中钒钛资源经济提取系统集成技术体系,自主设计建成高炉渣高温碳化示范线和精四氯化钛低温氯化产业化示范线,实现高炉渣循环利用40万吨/年,累计创效2.37亿元;“连铸凝固末端重压下技术开发”,从根本上解决高端大规格钢材产品无法大批量稳定生产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累计创效11.7亿元……
每一次突破的背后,是方方面面的细致考量,是孜孜不倦的狠下功夫。
面对一批“国内制造业稀缺品”核心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情况,攀研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鞍钢集团科技规划、攀钢第三代技术体系构建为核心,加快科技创新决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交流合作,着力打造攀西资源与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为紧紧抓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攀研院制订下发了多项关于关键核心技术的专项工作方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起从科技战略、发展规划到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技管理流程。同时,该院还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通过“激励+松绑”让人才更有活力,创新更有动力,打造出创新的肥沃土壤。
一个个方向目标牢牢锚定,一项项改革举措环环相扣,体制机制壁垒不断被打破,企业为科技创新扫清一切障碍。“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突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成为攀研院全体人员的共同追求。
截至目前,全院累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416项(其中国家级26项),授权专利23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62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60余项。他们用开拓创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用实干实绩让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的荣誉更加光芒闪耀。
“未来,攀研院还将强化创新使命担当,为进一步完善四川省新材料产业链,持续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攀研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辛洪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