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大凉山 以军人本色书写对口帮扶答卷从警24 年的女刑警大队长钱塘教师的高原梦奋楫扬帆 破浪追光近来,全国多地青年夜校火热,甚至“开课即满”“一座难求”,对此你怎么看?师带徒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93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30

三战大凉山 以军人本色书写对口帮扶答卷

袁玉华张红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宋斌文(右)走村入户了解情况

7月22日,到凉山州盐源县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挂职的泸州市江阳区投资服务中心项目股股长宋斌文,像往常一样,为当地的招商引资又忙开了。

2018年下半年,宋斌文从部队转业安置到江阳区投资服务中心不久,便开始了援彝工作。他连续三次“请战”大凉山脱贫奔小康,从和平卫士到帮扶战士,对他来讲,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军人的信仰。

首战大凉山 脱贫攻坚马桑坪

单位启动选派援彝干部到盐源县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时,宋斌文主动报了名。当时,他妻子已有3个月的身孕,老父亲身患脑梗,随时有生命危险,家人需要照顾,他曾有过犹豫,但使命感召唤着他---军人退伍不褪色,他希望能去更需要他的地方战斗。

宋斌文的“首战”是到盐源县官地镇马桑坪村---全县7个“空壳村”之一。这里气候恶劣,走村入户乘车、坐船、骑马,往往耗上一天都不能走个来回。

眼前的一幕幕,让宋斌文深感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经过多番调研,宋斌文发现马桑坪村的气候和地势非常适合种植花椒。说干就干,他三番五次找到村支书,却总吃“闭门羹”。但他就认个“死理”,天天跟着村支书,终于说服村支书帮忙动员村干部和群众。他和村支书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跑上跑下拉资金,绿茵茵的花椒苗终于铺满了马桑坪村的坡坡坎坎。2019年,马桑坪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5100多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2%。

再战大凉山 乡村振兴马蹄疾

2021年,乡村振兴号角吹响,组织上给出了一个对口帮扶岗位,宋斌文毫不犹豫选择留在盐源,挂职盐源县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办公室副主任,成为一名对口帮扶干部。

宋斌文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发现,成批果子和花椒仅仅依靠零碎的市场买卖变现,群众没有营销意识,更别提“做品牌”“走出去”了。

宋斌文和队友经过多次洽谈磋商,绿色启航包装厂落地盐源。从此,盐源苹果从麻袋土货变成了特色产品,价格翻了好几倍。花椒穿上新衣后,也登上了旅游商品的展柜。

为了进一步打开销路,宋斌文和队友带着农产品走南闯北参加各类产品推介会,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吃方便面。功夫不负有心人,宋斌文和队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陆续与87户商家签订了1.2亿元产品销售意向合同,实现了“盐源花椒麻香四海,盐源苹果远近闻名”。

三战大凉山 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3年7月,宋斌文又一次面临“换防轮岗”。走?还有好几个招商会在等着他参加,金河农贸市场、润盐中学等好几个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留?父亲过世他未能尽孝,孩子出世他未能尽责。是走还是留?其实早已有了答案。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他们哪里知道,不是他不想走,只是他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

宋斌文细细回首这些年与队友们在盐源并肩战斗的成绩---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养鸡啄开彝家幸福门,特色生态成为致富路;“造血式”帮扶,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红绿苹果”高高挂,路灯点亮彝家心……

去年9月,宋斌文牵着妻儿的手,带他们走进焕然一新的马桑坪村,走进挂满果实的苹果基地,走进这些年与他日夜为伴的山山水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