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陈梦4比2击败孙颖莎,卫冕奥运金牌。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些不理性球迷以“饭圈”的狂热方式为喜爱的运动员疯狂“应援”。一时间,“饭圈”沦为“拉踩”“引战”“暴力”的代名词,“坚决抵制”“不容侵蚀”“必须破除”成为绝大多数人对待“饭圈文化”的立场和选择。
不久前,国家体育总局就在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防止“饭圈”乱象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呼吁社会各界尊重运动员个人权益,理性追星。然而,体育领域“饭圈化”现象依然屡屡引发热议,乒乓球作为全民健身的“宠儿”,更成为畸形“饭圈文化”侵蚀的“重灾区”,此次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场上发生的球迷“拉踩”行为可见一斑。
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饭圈文化”到底怎么了?它究竟是如何侵入竞技体育的圣地?粉丝戾气从何而来?该如何应对和避免体育领域的“饭圈化”?毋庸置疑,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而不是一味地把问题归结于粉丝本身,想当然地认为整治了低素质粉丝,就能够营造清朗的体育环境和生态。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整治体育领域“饭圈化”乱象,除了加强对粉丝的教育和引导外,更重要的是抓住“饭圈化”背后的灰色产业链这个“七寸”,重拳出击,做到标本兼治。一方面,我们要严厉打击“造谣诽谤”“售卖隐私”“刷量控评”“洗脑营销”等违法行为,彻底斩断操盘黑手的非法利益链条。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及时清理各类畸形的“饭圈文化”内容,坚决封禁违规账号,防止舆论绑架、共识割裂、粉丝收割等进一步蔓延,以诱发更大规模的非理性追星行为。
同时,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也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发声,引导粉丝理性追星,自觉抵制畸形“饭圈文化”的不良影响,携手维护好 “体育”这片神圣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