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国务院致第3 3 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贺电首次系统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四川2 人入围2024 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打破晋升“天花板”!四川加快落实“新八级工”制度川渝两地“渝见·会聚良缘”职工婚恋交友活动举行甜度爆表!一场场工会交友联谊活动浪漫收官“四川造”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四川应对强降雨转移避险8 万余人民族服饰“T 台秀”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94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12

打破晋升“天花板”!四川加快落实“新八级工”制度

四川在线记者刘春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近日,《四川省“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印发,明确四川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的目标任务、实施范围、相关标准,以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级”变“八级”,打破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

截至今年6月底,四川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10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41万人。这一庞大的技能人才队伍,为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作为推进四川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四川省“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明确提出在全省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用人单位中,建立由首席技师、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学徒工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

“到今年底,力争实现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省属国企启动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覆盖,地方国企启动实施的达到50家,同时鼓励和支持大型优质民企启动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新八级工”是相对“老八级工”而言。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八级工”制度,从一级到八级分为8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技术水平、岗位职责和收入待遇。

改革开放后,“老八级工”逐渐被简化为初、中、高三级,后来又增加技师、高级技师,这就是目前的“五级”技能等级评价体系。但在生产实践中,有的技能工人三四十岁已经是高级技师,其职业发展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升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为吸引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相关规定,在“五级”技能等级评价体系基础上,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从而延伸和发展成新“八级工”制度,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人表示,“新八级工”是为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重构的新职业技能等级体系。该体系不仅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还优化了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对加强新时代全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更多四川工匠具有重要意义。

导向更明确,让各类人才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流动聚集

“培育和引导技能人才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四川实施‘新八级工’制度的特点之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技能人才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尤其是制造业领域,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亟需一大批能够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此,四川将优先在全省“5+1”现代工业、“10+3”现代农业、“4+6”现代服务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实施“新八级工”制度。

具体到“新八级工”制度下的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而言,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更加明显。要成为特级技师,条件之一就是: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工作,在某一生产工作领域具有独特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精通本职业及相关职业的重要理论原理及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难题,或在开发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中创造效益并作出突出贡献。而作为“新八级工”顶端的首席技师,则需要为国家重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发明等作出突出贡献,在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专业水平在地方、行业企业具有很高认可度和影响力。

按照国家安排,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作为前期试点企业,我们深刻体会到创新人才政策对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强力促进。”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曹继蓉表示,“新八级工”制度对技能人才导向更明确、激励更显性、体系更完善。它有利于充分释放技能人才创造活力,有利于持续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优化人才结构,培养“四川制造”“四川创造”的能工巧匠,让各类人才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流动聚集。 (据四川在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