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瑞)扔垃圾、得积分、兑礼品,节能又降碳,绿色又环保,便民且温馨。近日,成都市新津区首批6座便民服务(碳中和)小屋正式投入使用。20平方米的“神秘小屋”已经吸引无数“绿色潮人”前来打卡,记者也闻讯前去一“碳”究竟。
在新津区双拥文化广场前,一座新建成的绿色框架玻璃小屋格外引人注目,每个过往的行人都不禁停住脚步,驻足观看。走进这座便民服务“碳中和”小屋(以下简称“碳小屋”),可见以垃圾分类为主的各类元素遍布其间,内部空间宽敞简约,划分为纺织类、玻璃类、塑料类、金属类、废纸类5个区域,并配有一台称重设备和智能终端。
“居民可以把一些可回收物带到碳小屋进行分类回收,不仅能够获得现金收益,而且回收产生的碳积分还可以在小程序上面兑换一些日用品。”碳小屋负责人表示,碳小屋各类回收物的价格不会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市民除了现金收益外还可获得积分兑换礼品。谈话间,家住附近的胡阿姨提着一堆纸壳来到碳小屋。工作人员将这堆纸壳放在带有显示屏的秤上,点击显示屏上的物品类别后,经过自动称重、实时计量,计算回收奖励金和碳中和积分。
“孃孃,你看屏幕确认一下哈,总共30.61公斤,现金奖励32.61元,获得16积分,可以扫码领取您的奖励哈!”短短2分钟时间,胡阿姨的微信钱包就收到相应金额的转账。“这个‘碳小屋’太方便了,以后有些不要的东西就可以随时送来,还能拿奖励!”胡阿姨连连点赞家门口的碳小屋,“这不仅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而且还保护了环境,非常好。”
为确保碳小屋的回收效能和屋内整洁,每天都定时有回收车辆对可回收物进行清运,同时,碳小屋还提供上门服务,若家里有不要的家电、衣服等,一个人又送不过来,还可通过“碳拾光”微信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
为了让市民了解家门口的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利用知识,碳小屋除了设置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展示外,还通过微信平台、抖音短视频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大件垃圾收运、垃圾分类等知识,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便利。
“以前把家里的垃圾装到一个袋子里,出门就一丢了事。现在出门前,把垃圾分类装,只要多走几步,就可以到‘碳小屋’。”今年66岁的小区居民毛女士说,环境要好好保护,垃圾分类的好处多。
便捷与环保的背后,更有着一层温暖的底色。除了便民的回收功能外,碳小屋还设有专供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休憩的爱心驿站,空调、饮水机、桌椅板凳、充电器、储物柜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能充电、能放东西、能接水,我们平时保洁后可以来这里休息。”环卫工人郑红艳说,现在天气炎热,这样的爱心驿站能为环卫工人们提供更多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