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8月24日央视新闻曝光,央视记者在外卖平台随机选取的多家外卖店铺,门店照片干净整洁、资质证照齐全、评分高、销量好,但各有各的问题:证照租借、与其他几十家外卖共用证照、卫生情况脏乱差、虚假地址和图片,甚至有热销店铺和废品回收站开在一起,堪称“幽灵外卖”。
图据网络
打掉“幽灵外卖”背后的“幽灵”
绵阳李强
在汉语中,“幽灵”一词经常用来形容神秘、诡异、恐怖的事物。透视“幽灵外卖”,其之所以“存活”的背后还真够“幽灵”的。
热销榜上的高分外卖,竟是一家“幽灵”店铺。也就是说,靠租借执照开店,用假地址、假照片照样也能成为高分的热销外卖店铺。平台的这个热销榜掺杂着怎样的水分?让平日里参照热销榜点外卖的消费者细思极恐。
名叫“望京烧烤”的外卖餐厅只是租借了293号住户家的营业执照,不仅和293号住户丝毫没有关系,甚至连营业地点也不在证照上的这个地址,宽敞明亮的堂食照片更是“照骗”。“照骗”能轻松通过,离不开审核这个“睁眼瞎”。
“不得出租营业执照”分明属于法律常识,到了平台客服人员这里,居然是“无法告知这种租借执照开店的行为是否符合平台要求”,那么外卖平台说好的“每一家上线的外卖店铺,都应取得独立的营业执照和餐饮经营许可证”呢?
客服透露外卖平台上的店铺是否能通过审核上线,往往要由区域负责人来决定,而某外卖平台区域负责人甚至主动支招,“没有证照可以去美食城租借执照”,从区域负责人说得如此轻松的语气中,可以感知“租借”有何难,“审核”又有何难。
弄虚作假的“幽灵”,审核不严的“幽灵”,监管不力的“幽灵”……这些背后的“幽灵”,造就了“幽灵外卖”。租借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营业,有没有场地没关系,是否卫生没关系,还可以轻松登上销售榜,依靠“榜上有名”的闪亮招牌诱惑消费者再来一单又一单,于是商家笑了。平台绿灯频闪,严又不严,管又不管,不顾“质的提升”,只顾“量的增长”,因为卖一单,就可以抽成一单,于是平台笑了。然而,害苦了下单的消费者,被“照骗”,吃着不想多看一眼的“幽灵外卖”。
如今看来,要想将“幽灵外卖”连根拔起,就要打掉其“存活”背后的各式“幽灵”。呼吁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幽灵外卖”、租借证照的执法检查力度,真的使出“全力”,通过“随时在线”的执法检查,把弄虚作假的“幽灵”、审核不严的“幽灵”、监管不力的“幽灵”统统打掉,让外卖不再“幽灵”,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让“幽灵外卖”无所遁形
广元 赵倩倩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了部分外卖店铺食品安全问题,无疑给整个行业再次敲响了警钟。从“幽灵外卖”的虚假门店照片,到几十家店铺共享的“美食街”营业执照,再到与废品收购站相邻的令人作呕的卫生环境,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深深刺痛了消费者早已脆弱不堪的神经。然而,更令人气愤的是,本应该承担“监管者”重任的平台企业,非但没有履行职责,反而给违规店铺“献计”“支招”,主动教人“作弊”,这种毫无底线的行径,让公众对外卖行业的信任度又一次降至冰点。
面对上述情况,我们不禁要发问: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缘何屡屡发生?毋庸置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外卖行业迅速崛起,监管难度持续加大,相关部门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平台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吸引更多店铺入驻,对其资质审核把关不严,致使外卖店铺鱼龙混杂、食品质量良莠不齐。加之,部分经营者文化水平不高,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常常为了追求利润使用劣质食材或非法添加剂,甚至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与此同时,配送人员门槛设置过低、配送流程难以精准追踪,也使得个别配送人员偷吃客户外卖、不注重卫生等问题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外卖食品安全涉及平台、监管、店铺以及配送等多个环节。 要解决这些问题,让消费者每一餐都点得放心、吃得放心,需要平台、监管部门、经营者和配送人员共同努力。首先,外卖平台作为店铺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必须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在追求业务量增长的同时,更应该把资质审核、现场查验、日常监管等内容落地落实,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其次,相关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不断加大对于平台和店铺的监管力度,采取曝光问题店铺、专项抽检行动、聘请外卖骑手义务监督等方式,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经营者和配送人员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引入行业协会,借助协会的平台和资源,开展好交流、培训和认证等活动,提升外卖行业整体水平。
当然,消费者自身也需要提高警惕,擦亮“火眼金睛”,在选择外卖时,应仔细查看店铺资质信息、评价记录等,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店铺。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要注意留存证据,如店铺信息及所点餐食、与经营者互动信息和付款凭据截图等,及时向平台或监管部门反映,积极配合调查处置工作,让“幽灵外卖”“影子外卖”“脏乱差外卖” 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