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40 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京举行是老师 是朋友 更是家人四川大学开展2024 年“守望幸福巷”专项暑期社会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在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喜获佳绩德阳首个“周恩来班”落户巴川中学宜宾三江新区宋家镇初级中学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大凉山这所中学62人考入“双一流”大学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97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09

是老师 是朋友 更是家人

——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教师李莹的育人之道

付羽记者万天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工作中的李莹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受访者供图

“今天你打算学什么?”“先背20个单词,再复习一下昨天的知识点。”看似寻常的一句早自习问候,是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李莹的“规定动作”,学生们也早已习惯了从这一问一答间开始每天的学习生活。

早自习的陪伴并不是任务要求,只是李莹的责任使然。作为专任教师,她的身上有一股“倔劲”,在教学过程中精益求精;作为班主任,她心里有一股“暖流”,全情投入,用心去工作,用爱来育人。

师者:润物无声,精益求精

“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也没有掌握太多教授学生的好办法、好方式,想的就是依从本心,努力做到最好,绝不将就。”看上去瘦小的李莹,说起话来语气温和而坚定。

下课铃刚响,学生们同往常一样捧着课本拥围在李莹周围,热烈地讨论起课上刚刚讲过的某个知识难点。“今天讲的叶片附属物,植物还有‘鳞片’?咱们实验中好像没看到过呢。”在整理教材准备赶往下一堂课的时候,李莹突然听到一名学生如此说道。

教具作为直观教学中的一种感官传递物,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对药用植物的认识方面。课后,李莹回到实验室,一头扎进标本室,开始“翻箱底”,找寻教学团队积累多年、可以清楚看到“鳞片”的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又将腊叶标本抱到显微实验室,一边用体视显微镜仔细观察,一边在大脑里构思如何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为他们准备一顿“加餐”。

在隔天的课堂上,一些特别的“教具”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几份腊叶标本和一台体视显微镜。通过实物展示,同学们饶有兴致,豁然开朗,“懂啦!”“原来鳞片是植物的防护盔甲”“还有那么多类型,在植物定种方面有着重要的鉴别意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专业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莹在自己动手的同时,常常鼓励同学们进行“自由探索”,这样的方法也切实提高了大家的学习主动性。“几乎每一节课上,都会有几名学生根据课程进度,带来自己在校园里采摘的本节课涉及的相关植物,部分同学甚至刻意找来一些平时生活中并不常见的植物,想要‘考一考’我。”

一时间,学生们所熟悉的校园,突然就变成了寻找药用植物的宝地,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了药用价值。在实验课上,看似毫无区别的植物类别,李莹总能细致地讲解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还会结合“取类比象”和“体-相-用”思维总结药用植物的临床功用,持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大家打开新的学习的思路。教学相长,在李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爱上了课堂,爱上了这门专业。

朋友:知心知己,真诚相待

半师半友半知己。在课后,李莹是学生最信赖的知心伙伴。

“莹姐对待我们就像亲姐姐一样。”西南民族大学2019级彝药班学生阿拉木哈说。“关注每一名学生,我会挨个找他们谈心谈话”作为班主任,李莹坚持着自己的一套班级管理方法,力所能及地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并动员组织学生力量,通过“老带新”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帮扶模式。

每逢新生报到之际,李莹总会守在迎新点的桌前等待,只为给每名学生一次仪式感满满的握手礼。“欢迎你!”李莹大声说道,学生被她的笑容和恳切的语气所感染,拘谨和意外的神情逐渐转变为放松和惊喜。

平日里,一到饭点,李莹便会约上三五个学生一同去食堂,一边吃饭一边畅谈未来;有学生生病,她会第一时间带上药品和水果,到寝室问候照顾;每逢节日,李莹又会亲自动手,来一次包饺子的现场教学……

李莹用自己的真诚打动着学生们,大家逐渐敞开心扉,无论大小事都愿意同她交流沟通。正因为如此,李莹也真正做到了对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所长所短,甚至家庭情况都了然于心。四年光阴辗转,不变的是李莹陪伴的身影。

给同学们的毕业寄语上,她总会细腻地写下自己眼中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也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郑重写下李莹的名字:“此生有幸,遇此良师”。读到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悟,李莹眼眶里泪水翻涌,一股双向的温暖流动在字里行间。

家人:无私守候,倾情以赴

“如果有困难,一定记得来找我!”许多学生都对李莹的这句话印象深刻。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语,而是一份无限期的有效承诺。

学生威则日沙不善表达,曾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时缴纳学费。李莹得知后,第一时间帮他支付了相关费用,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带着威则日沙参与自己主持的一些科研项目,希望他通过努力填补生活支出,缓解压力。“不能让钱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李莹说。2021年3月,威则日沙与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就业协议,并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此时的他已经是一名自信开朗的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为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9年多以来,李莹资助本科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累计数万元。但作为老师,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李莹也会让学生写下一张特殊的“欠条”。

“欠条”上这样写道:“还款期限:无期限;利息:零。”李莹希望通过这份约定让学生们学会自食其力,在心里种下责任和担当。“或许这几百元钱并不会影响到我的生活,但却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部分学生解决他们当下所遇到的困难”李莹感慨道。一张张特殊的“欠条”,诉说的是她发自肺腑的教诲,承载的是她对学生殷切厚重的爱和期盼。面对学生,李莹总是有操不完的心。“就像妈妈的爱是不打折扣的,老师对待学生也应该是这样”她说。

“眠云机尚在,未忍负初心”。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上,李莹仍倾情以赴。

课堂上李莹为学生讲解各种药材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