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咫尺 让世界触手可及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98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25

天涯咫尺 让世界触手可及

——新中国成立75 年四川通信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记者 王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在宽窄巷子地铁站附近打造了全国首个地铁场景的5G-A样板区域,网络容量激增2.5倍以上

1987年,成都开通第一个万门市话程控交换局割接现场

1992年,成都市民争先预登记安装市内电话

“悬崖村”幼教点可以远程视频连线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加快5G和光网建设,积极响应“满格天府”专项行动,全面推动重点场景移动网络信号升格,智慧生活成为天府之国新标签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如今,借助光网云,千里成咫尺,天涯若比邻。从慢到快,由弱到强,这是一部辉煌的四川通信发展史,也是奋斗者写就的伟大传奇。

业务更多,带宽更宽,资费更低,服务更优……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四川通信服务实现了历史性飞跃,通信技术已从少数人的奢侈品转变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常工具,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便利。

守护“顺风耳” 连接天地间永不消逝的电波

81岁的吴明发老人收藏着一张十分珍贵的彩色照片,这是他在四川国际电台工作时留下的影像。

1995年,四川机动通信局在原四川国际电台基础上组建成立,吴明发和同事远赴国外购买程控交换机,与瑞典公司工作人员留下了这张合影,“那时程控交换机可是国内最先进的设备。”

1966年10月,吴明发调入四川国际电台,支援三线建设,成为首批收信设备维护和值班人员,“可以说,这里的机器设备每根线、每根电缆都是我们安装的。”

摩尔斯电报机、磁带录音机、新闻传真发报机、波纹收报机……沿着长长的台阶,走进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的四川国际电台通信博物馆收信台地下机房,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吴明发说,作为国家战备短波通信电台,四川国际电台肩负着保障国家战备通信和国家对外通信畅通的神圣使命,一旦打仗,必须确保通信设备“开得出、连得上、用得好”。

四川国际电台电路通达图上,密密麻麻亮起的小红灯遍布五大洲,记录着世界各地的中国使领馆的通信连接,见证了工作人员为保障各大通讯社及外交部门,特别是外交部和新华社的国际通信需求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由于高度保密,且对操作要求极高,四川国际电台鲜为人知。吴明发清楚地记得,按照检修计划,所有设备都要进行月检、季检、年检,“当时的设备不像现在是集成块,都是电子管,好多元器件都不可替代,宝贝得很。”

在地下机房,四台庞大的柴油发电机发出巨大的噪音。烘烤设备和电加热器的添置避免了机器受潮漏电,却也导致机房环境闷热不堪。吴明发和同事实行四班倒工作制,24小时轮流值守,工作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和生活严格分开,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1984年,吴明发调到甘孜州长线局,负责维护川藏线和甘孜州18个县的长途线路。期间四川省短波通信台开通到西藏的线路,在许多重大事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推移,四川国际电台的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1992年,吴明发回到国际电台,短波通信技术开始逐步被卫星通信所取代。

2002年,四川国际电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吴明发也在次年光荣退休。2015年,电台旧址被改建为通信博物馆,吴明发积极参与了简介的撰写工作。

2019年10月,四川国际电台被国务院国资委授牌为“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这部完整的“通信发展史实物教科书”得到了妥善保护,也成为了传承通信历史的重要载体。

四川国际电台的故事,不仅是以吴明发为代表的一代通信人的集体记忆,更是中国通信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跃迁,也凝结着无数通信人的坚守与奉献。

铺筑“新天路” 电话走进高原寻常百姓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四川及西康通信的全部家底只有198路电报电路(含无线电路)、222路长话电路和14处无线电台。电话“装不上、打不通、通不畅”,成为老一辈人心中的“新蜀道难”。

对甘孜州电信局原副局长白国祥来说,从“摇把子”电话到步进制、纵横制、数字程控电话的跨越,不仅承载着他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更见证了高原通信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

1971年11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无线电系的白国祥从甘孜康定乘车到石渠县三岔河,再骑马到邓柯县(1978年撤县),开始了他在高原上的通信生涯。

初到高原,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夜里,白国祥睡在牛毛帐篷里,被子上结了一层薄冰,不时被冻醒。

在那个电力稀缺的年代,发电报只能靠手摇发电,白国祥和他的同事成为了通信生命线的守护者。

邓柯县全县仅有一台人工交换机和40余门电话,电话线是铁线铺设。由于不通公路,白国祥需要自带干粮,骑马或骑自行车维护线路,路程短则二三十公里,长则150多公里。在邓柯县农村,通信更为不易,电话信号差到必须靠吼才能听清。自然灾害频发,线路中断成为常态,查找故障点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2000年10月22日,随着得荣县光缆工程建成,标志着甘孜州实现光纤全覆盖。如今,许多老通信设备已成为历史遗迹,陈列在四川国际电台通信博物馆中。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彰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而这些物件及其使用者的故事将继续鼓舞着后来者,为四川乃至整个中国的通信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架起信息桥  网络助力山乡百姓幸福“满格”

进入光纤通信时代,网络触角不断延伸,跨越巴山蜀水,触达最边远的乡村,真正实现城乡“同网同速”。

海拔1400多米的大凉山中,坐落着一个悬崖之上的小村庄---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因其险峻的地理位置,被称作“悬崖村”。以前,村里没有通信基站,全靠山下发射的微弱信号接收手机短信和打电话。如今,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村民们通过直播平台,将土特产和壮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彝族文化展现给世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铺就了一条致富新路。

巨变背后,是电信人不懈奋斗的身影。2016年,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电信)先后专项投资近300万元,抽调40余人艰苦奋战,为“悬崖村”铺筑“信息天路”。

中国电信昭觉分公司项目经理林波回忆,该项目仅前期勘察设计便历经两个多月时间,用时是一般工程的四五倍之多。此外,施工过程中的艰辛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长期以来,“悬崖村”依靠一条沿陡壁垂直而下、800多米长的山路与外界相连,施工材料全靠人工搬运。工人们腰间系着安全绳,悬挂在坡度近90度的悬崖上,脚下是万丈深渊,每一次搬运都惊心动魄。就这样,电信的工程团队在陡峭山崖上同心协力,肩挑手扛,建立起一个个通信基站,将为“悬崖村”量身定制的网络解决方案变成现实。

2017年1月,“悬崖村”提前全面开通光纤宽带与4G业务。从此,村民们彻底摆脱了“满山找信号”的艰辛,享受到了光纤宽带带来的便捷与快速。

随着电信网络的覆盖,不仅村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庄的经济发展和信息交流也打开了新的大门: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孩子们能够通过网络课程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天翼大喇叭让村民及时收听到党委、政府各项利民政策的广播……远程教育、电子商务、在线医疗,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从信息孤岛到智慧乡村,经历了华丽蜕变的“悬崖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标杆。

2018年,四川电信启动盐源、木里、雷波扶贫专项建设。1300多名工程建设人员历经8个月奋战,克服工期短、任务重、高海拔等不利因素,新建杆路700余杆公里、光缆4000多皮长公里、基站300多个。

2019年6月25日,随着雷波县牛滚凼村的最后一个基站开通,盐源、木里、雷波三县行政村实现100%的宽带和4G网络覆盖,为凉山各族群众脱贫奔康插上更为强劲有力的翅膀。

与此同时,“提速降费”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四川电信取消长途、漫游通信费、流量漫游费,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成本,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让企业受益,让用户受惠,增强民众获得感。

2019年,随着5G建设推进及应用创新的落地,四川在光网千兆的基础上,进入双千兆智能时代,并率先对全省农村4G网络大提速,极大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

构建新生态 数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迈入新发展阶段,四川电信以“云改数转”和“智改数转”战略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不断开辟新场景新模式,赋能千行百业,促进我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全国劳模、四川电信大数据和AI中心系统维护工程师胡杰,以其27年的职业生涯,见证了这一变革。

刚入职时,胡杰在机房接触的设备多为小型磁盘机。当时大型磁盘阵列设备均需进口且被国外垄断,价格昂贵,动辄上千万元。每年仅维护费就达上百万元,大量资金被外国厂商赚走。

2005年,随着设备升级,运维技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胡杰也从设备运维转入后端系统支撑。

四川电信从2010年起开始用通用设备替代专用设备,2015年起则逐步采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设备,数量从过去的几十台增加到5000余台,大幅降低了维护成本。经历了运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迭代,胡杰感慨道:“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2015年9月10日,成都市建成“全光网市”,标志着四川省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省”,从此告别“传统铜缆通信旧时代”,迈入全球领先的“全光网”新时代!这是自1997年8月凉山州普格县开通程控电话、中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以来,信息领域发生的又一次革命性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8年,胡杰团队研发出数据库一体化机替代专用设备,解决了电信计费及营业系统慢的难题。由他牵头领办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发的软件,仅2021年就节约资金超5000万元。目前,胡杰的工作室正研发新一代天翼云,旨在实现整个IT系统的全云化加工,进一步降本增效,推动IT设备的完全国产化,确保数据库、基础设施的安全。

正是一代又一代电信人的接续奋斗,使得四川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支撑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

时至今日,四川电信已建成全球最大IPTV视讯网、全国首张综合智能信息服务精品网、率先发布5G双千兆,率先实现8K IPTV业务商用。

作为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和维护网信安全的主力军,四川电信积极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全面落地实施,构建“2+5+21+X”的全省领先、辐射全国的新型算力体系,打造“全光”底座,率先完成全省政企OTN(光传送网)精品光网架构优化升级,大幅提升OTN精品光网安全运行能力和可扩展演进能力;同时开通全国第一条国家级超算中心跨域数据搬运业务(北京-成都超算中心),并在川西重点布局“魔力算舱”,助力传统算力时代向“智算时代”的飞跃。

从电话线到光纤,从有线接入到无线WiFi,从拨号上网到千兆宽带,从1G到5G-A……在无数电信人的奋力托举下,一条坚实有力的通信大动脉正连接起天府之国的每个角落,实现万物相通、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