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座因矿而生、因钢而兴的城市---攀枝花。从曾经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的“钢铁之城”“钒钛之都”,攀枝花城市变迁的辉煌篇章,与攀钢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来源于“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
筚路蓝缕艰辛路,栉风沐雨六十载。探寻攀钢的建设发展历程,是踏上一场穿越岁月长河的壮丽征途。回顾一个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奇迹故事,每一条生产线都诉说着拼搏的历程,每一个产品都承载着奋斗的壮志。攀钢人将青春与梦想融入共和国发展的征程,缔造出属于一座城的梦想与荣光、属于“中国钢铁工业的骄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攀钢的传奇岁月,跟随他们开拓奋进、创新探索的步伐,聆听勇气与智慧的交响,感受担当与情怀的光华,见证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攀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条氧化钒清洁生产线车间外景
攀钢打造的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积微物联,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了一扇窗
过去和现在的弄弄坪
“艰苦奋斗,勇攀高峰”是攀钢的文化根基和动力之源
1992年12月22日,攀钢热轧生产线过钢,轧出“西部第一卷”
2004年,方坯连铸生产线建成投产,攀钢实现了全连铸
2020年,攀钢建成国内首条钒氮合金数字化生产线
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攀钢因国家战略而生。
20世纪60年代,为了加强国防建设,改善工业布局,党中央从战略和国家安全角度考虑,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彼时,攀枝花还只是“7户人家1棵树”的荒芜村落,但这里蕴含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攀西大地储藏有近百亿吨的钒钛磁铁矿,还有着多种稀有金属及战略资源,为攀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钉子就钉在攀枝花!”开发攀枝花、建设攀钢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
1964年12月26日,冶金部批准成立四〇公司,后来,攀钢将这一天定为公司成立日。1965年初,开发攀枝花资源、建设攀钢的序幕正式拉开。攀枝花由此建市。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火红年华。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口号的感召下,一大批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和解放军官兵踊跃报名,浩浩荡荡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10个部委的21个勘察设计单位共计1300余名技术骨干集中到攀枝花,进行现场勘察设计。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万多名英雄儿女,在攀枝花开启声势浩大的建设大会战。几个月后,会战大军人数达到20多万,高潮时期甚至达到60多万人。第一代攀钢人背井离乡、披荆斩棘,全力保障攀钢设计建设工作高水平高效完成。
那是一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建设者们面临的是没有水、电、路,没有住房,没有大型施工设备等种种困难,“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涌动的是青春与热血,他们将拼搏的汗水融入时代的滚滚洪流。他们迎难而上,自力更生,披星戴月,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原计划三年完成建设攀钢的前期工作,只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基本完成。
那是一段创造历史的传奇时光。
攀钢基地弄弄坪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不足1公里,前临大江、三面环山,还有大冲沟和断裂带,如何建钢铁厂?专家们经过反复勘测,先后提出了50多个方案,大胆采用了“象牙微雕”式设计:通过大规模爆破,硬是在2.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搬走了2.5亿立方米的岩石,采用台阶式布置,螺旋式地把一个150万吨产能的钢铁厂建在三个大台地上,浓缩安排下钢铁厂的布局,创下吨钢占地面积世界最低的纪录。
没有辜负千千万万建设者的付出,亦不曾辜负三线建设的厚望,攀钢成了我国第一家完全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大型钢铁企业,结束了中国西部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布局,也为攀西资源利用、国防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等,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突破:从“无”到“有”创造奇迹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攀钢建设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些时刻如同璀璨星辰,震古烁今,永当铭记。1970年7月1日,攀钢成功炼成第一炉铁水,标志着攀西资源宝库的大门开启,为攀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被铭刻在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史册中。
“在人们急切的期盼中,当天9时左右,火红的铁水从1号高炉铁口喷涌而出。那一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口号声此起彼伏,人们欢呼雀跃,沉浸在出铁的喜悦中。”攀钢炼铁厂(现攀钢钒炼铁厂)1号高炉首任副炉长王安惠在《见证攀钢第一炉铁》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
1969年,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攀枝花在1970年7月1日前出铁。“七一出铁”的战斗号令,迅速传遍整个矿区。1970年1月17日,一场5万人参加的夺铁誓师大会,在建设施工现场庄严举行。由“大兵团”“多兵种”立体交叉的夺铁大决战,在攀西大裂谷正式打响。
要实现顺利出铁,必须确保1号焦炉、第一台烧结机、1号高炉以及相关的机修、供水、供电、蒸汽、煤气和铁路等配套工程同步竣工。而此时的攀钢,还面临着铁矿不足、基础设施不齐全等诸多困难。
牢记党中央的嘱托,攀钢的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群策群力密切协作。领导干部把指挥部搬到现场,供应部门把货物送到现场,职工家属把一杯杯的凉茶摆到现场,职工食堂把锅灶设在现场。建设大军全力以赴。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攀钢早日出铁。
攀钢炼焦所需的肥煤从外地调入的计划落空,煤炭指挥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派出1000多名职工组成最强施工力量,展开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夺煤保卫战,用75天的连续奋战,创造出我国煤矿建矿史上的奇迹。为了给炼铁提供充足的电能,电力系统的职工全力保供,靠肩挑背扛,把成千上万吨的钢材、水泥、沙石运到高坡险峰,在千沟万壑中架起了无数铁塔。高炉点火烘炉的过程中,重重困难接踵而至,攀钢动力厂与炼铁厂的干部职工紧密配合、日夜奋战,千方百计消除鼓风机跳闸停风、空压机停机、焦炉拦焦车故障等一系列隐患,为高炉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攀枝花铁矿是罕见的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在冶炼过程中矿渣黏稠,渣铁不分离,曾被外国专家断定是无法冶炼的“呆矿”。要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这是世界性技术难题。由全国钢铁领域科技力量组成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组,辗转北京、承德、西昌、攀枝花等多地,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用“铁”的事实打破“呆矿”断言。
“国家利益重于泰山,我们没有退路,必须成功。那时候的想法是,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就是光荣的。”作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组“108将”之一,张庆生曾这样感慨道。
1970年7月1日,攀钢建设者如期完成了“出铁”的承诺。攀钢1号高炉生产出第一炉铁水,见证着攀钢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也为攀钢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1971年出钢,1974年出钢材,1980年主要产品产量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1983年三座高炉均进入了全国特等高炉行列……建设者们和时间赛跑,向困难挑战,在难以想象的艰辛中突破自我,让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展现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无所畏惧的创业精神,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创新:“攀钢精神”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时代在发展,攀钢常常面临新的课题。
1986年启动的攀钢二期工程,引进、移植、消化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攀钢的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2001年,以“精雕细刻”为重要特征的攀钢三期工程启动,实现了对攀钢生产系统化、产品精品化、利用高端化、生产绿色化的改造。
产量规模大幅提高,产品品种结构显著改善,生产技术水平名列前茅,攀钢对攀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这背后,有着一代代攀钢人传承“三线精神”与“攀钢精神”,接续奋斗、开拓创新的身影。大到攻克引领行业技术革新的尖端难题,小到车间班组里工艺流程优化的小改小革,攀钢人的创新基因,在其间充分体现。
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黄明安看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价值的基石。继承父辈的衣钵,黄明安于1979年8月进入攀钢工作。靠着勤学肯干,他从图纸都看不懂的“新手小白”,成长为钳工班班长、轨梁厂万能轧钢作业区预装班的班长。设备如何改良,工艺上如何创新进步,是他始终反复琢磨的问题。
在攀钢三期工程中,轨梁厂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装备,实施万能线改造。面对为万能线轧辊更换轴承的难题,黄明安与班组反复研究,设计制作的“立辊拆除架”“立辊轴承拆卸压具”“万能生产线轴承拆除装置”等十多项专用工具,填补了国内轴承拆除技术空白,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黄明安对创新的追求不止步,他完成了30余项技术革新,夯实设备的薄弱环节,带领全班主动修旧利废,创造价值200多万元。创新,也往往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相伴。1993年,张邦志带着“干出一番事业”的信心与斗志加入攀钢。守着高炉的十几载春秋里,他沉下心钻研技术,废寝忘食捕捉高炉规律,解决了诸多冶炼难题,磨砺出扎实的功底。2009年,张邦志被任命为攀钢新3号高炉副炉长。当时,这个全世界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冶炼高炉“脾气”很大,炉况不稳的情况时有发生。
哪里出了问题?他日复一日地思考着,将目光投向了操作法。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推翻过去老高炉的操作经验,一旦失败,面临的是千万上亿的损失。但万一成功了呢?张邦志反复推演,摸索出一套新的冶炼操作法,精心做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准备。2011年,张邦志担任新3号高炉代理炉长,他大胆尝试推进新式操作法。同年,新3号高炉的各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张邦志高钛型钒钛磁铁矿2000立方米高炉冶炼先进操作法”,树立了大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新的里程碑。
“创新奋斗,永不停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张邦志道出了自己对“攀钢精神”的理解。怀揣着振兴中国钢铁钒钛事业梦想,有太多像他们一样的攀钢人,用实际行动,为“攀钢精神”赋予了更为厚重的内涵,为攀钢发展贡献出越发磅礴的力量。
传承: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奋斗
岁月如梭,旧貌焕新颜。从先进设施设备,到硬件条件升级,攀钢的变化在一点点发生。如今的攀钢,有西南最大的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积微物联”,有国内首条钒氮合金数字化生产线,有“3+1”的全新科研体系。曾经的肩扛背驮、简单粗放,被生产工艺智能化、产品设备数字化、生产管控精细化取代。
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改变的是环境与工具,而传承的光辉历久弥新。
攀钢科技创新部职工黄丹,是一名“攀三代”,她的父亲正是黄明安。她的爷爷奶奶是支援三线建设的早期拓荒者,一家人从那时起便在攀枝花扎下了根。一个劳模之家的钢铁情怀,自此得到传承。
毕业后,黄丹选择了攀钢。虽然时代不同、岗位不同,但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将父辈勇于奉献、执着担当的敬业精神铭刻于心。她用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践行着“做实在人、干实在事”的家训,尽己所能为攀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添助力。
选择成为一名新攀钢人,邓长富也感受到传承的力量。进入攀钢钒轨梁厂后,邓长富拥有了两位技术水平高超、管理经验丰富的师父,他们细心地带领他学会如何观察思考、如何优化工艺、如何带领队伍,发挥“传帮带”的积极作用。邓长富不断学习成长,师父们身上踏实做事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他。
肩负起工程技术及质量管理的职责,渐渐能够独当一面的邓长富从未停止过技术攻关的步伐,持续完成钢轨新产品开发工艺优化。在攀钢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他对于攀钢的感情一分不少。“攀钢精神积厚流光,年轻一代感受得到深厚底蕴,也看得见广阔前景。”他说。
一代接着一代奋斗,技艺在传承中发展,攀钢在积淀中成就非凡。
砥砺奋进,60年岁月见证坚守、书写辉煌。攀钢已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中铁、钒、钛综合利用的企业,全球第一的产钒企业,全国最大的钛原料生产企业和全产业链钛加工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专利创新力钢铁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首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
春华秋实,岁月鎏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和“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攀钢精神,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要有新担当。新一代攀钢人踏着60年的基石,循着先辈的足迹,在这片热土上奉献青春与热血、汇聚智慧与力量,必将让“三线之光”绽放出新的光芒,以昂扬的姿态续写新攀钢建设更加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