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贡院与满城走出东电三生活区东机“第一铲”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0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25

兴建贡院与满城

蒋蓝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清朝初期,在恢复重建成都城时,贡院与满城的新建,可谓是成都历代城垣变迁中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城市营造。

自秦张仪创筑成都大城、少城以后,长期以来,成都城一直保持大小二城并肩而峙的格局,这一直是成都城垣的一大特色。自从唐末高骈筑罗城之后,这种格局消失了若干年。而贡院尤其是满城的修建,又使二城格局得以重现。

清代被改为贡院的皇城  成都方志供图

百年前的成都皇城航拍图  成都方志供图

贡院号舍模型  资料图

茉莉花与绿茶结合,成就了茉莉花茶  资料图

阆中清代贡院  资料图

修建贡院

鉴于明末清初战火对城内的严重破坏,清朝官员到成都,城内竟找不到作廨署的屋舍,四川省府不得不改设在保宁府(今阆中县)。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才将四川省府迁回成都。

这一过程的周折是,康熙四年(1665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惧怕被人视作“僭越”之举,不敢将巡抚官署建在皇城旧址,而是将此地改建为贡院,作为乡试场所。他奏请朝廷在明蜀王府宫城旧址上修建贡院,作为四川乡试的试院。

当年开工,贡院很快建成。固然比较简陋,但教学用的课堂和考试用的号舍,却也齐备。第二年即康熙五年的乡试终于从阆中迁回成都举行。

后来贡院陆续增修。贡院内重要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布局,顺应了成都“龙脉”的走向。四周筑起城墙,城南开三门,正门居中,旁门居左右,俗称“城门洞子”,城东为东华门,城西为西华门,城北为后子门。城南敞地俗称“皇城坝”,即蜀王府端礼门外宗庙和山川社稷坛所在地。那里建有石牌坊3座,向南一座,题有“为国求贤”四个大字,向东和向西的两座稍小,分别刻着“腾蛟”和“起凤”几个大字。

贡院正门即明蜀王府端礼门,高悬匾额“天开文运”,左右石狮分立。正门之北为龙门,为三进,乡试时,主考、监临、提调集中此处,分三次点名。北为明远楼,修建颇精,楼窗皆装玻璃,极为明净。楼北的致公堂,就建在蜀王府主殿承运殿殿基之上,这是一座工坚料实的大殿,气象雄伟,堂前楼后的空地皆铺以青砖,其间嵌以红彩天花,可谓富丽堂皇,是历来重大事件集会之所。

堂前有石柱牌坊,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匾额上书“旁求俊乂”,语出《文心雕龙》,意为广泛选拔人才。堂东为誊录官厅,厅后东北角为誊录所,又东为界墙。堂西为大厨房,其北为弥封所。堂北为清白堂,再北为严肃堂,堂前西北有唐宋时摩诃池一角残迹。严肃堂北为衡文堂,最北为文昌宫,宫北为界墙。致公堂利用了蜀王府正殿承运殿的殿基,修成气势宏大的大殿。致公堂前有东西号舍数千个,可供全省士子应试答卷之用。清一代地方官不断增修扩建贡院,至同治时期,贡院房舍已达13935间。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拥有20644间房舍,两者虽有差距,但成都贡院已雄踞西南。

成为四川学业中心

贡院基址仅占明代蜀王府旧基的大部分,界墙之外的小部分旧基则改建了宝川局、仓库和成都府试院。宝川局铸钱时,将炉炭渣滓弃于皇城之内,后来越积越多,竟然堆积成山,被人们称为“煤山”,位置大抵在致公堂一侧离后子门一带。

同治元年(1862年),使用了近两百年的贡院发生倒塌事件,四川当局筹款予以重修。此次培修因款项充足(共筹白银7万两余),共建堂院五百余间,均宽大敞阔。除建有主考、监临、提调、帘官等主考人员的住所,以及弥封所、誉录房、受卷所、劝科所等考试用房外,明远楼、致公堂也于此次建成。

光绪三十五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在贡院内创办了师范学堂、法政学堂、工业学堂等新式学堂,成为四川省的学业中心。

贡院里的号舍拆除后,龙门、明远楼和致公堂之间,露出一大片青砖铺地的空坝子。龙门和明远楼之间的坝子又扁又长,而明远楼和致公堂之间是一个四方的大坝子。

宣统三年四月(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筑路权出卖给外国银行团。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人民掀起保路运动。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1911年11月27日(辛亥年十月初七),四川大汉军政府的成立典礼就在致公堂举行,保路运动领袖、立宪派人士蒲殿俊,陆军第十七镇统制(师长)朱庆澜分别出任正副都督;27岁的陆军小学堂总办尹昌衡出任军政部长。

到1949年之前,皇城坝沦落为百业繁生、龙蛇混杂之地。这一颇具历史意义的贡院,其残存的明远楼于20世纪60年代被完全拆除,从此消失。

成都满城

据清代八旗驻防的重要文献《八旗通志》,清代满城共11座,这些满城是清前期在内地军事重地设置的永久性驻防城,主要驻扎八旗官兵(含八旗满洲,最高级官员为正三品城守尉以上)及其眷属,城市管理较严格,城市形态整齐划一,渭泾分明,等级森严,一般设有有形的边界。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决定在成都设驻防八旗以震慑西南。

为安置满洲旗兵以及家属,于是在成都大城西垣内新筑“满城”,由于是地处于战国秦张仪修建的少城(小城)遗址上,故成都人称为“少城”。其东垣在明代大城的西墙基,以清代大城西墙为西垣,复增筑南北二垣,周回一共四里五分,长约2250米,城墙高4.3米。此城先后由成都八旗副都统、成都八旗将军管辖,四川总督也无权过问。满城内的街道皆依北方习俗称“胡同”,这也是四川有“胡同”的肇始。

清代满城的突出特点是:一具有军事性质;二经过规划设计;三依托原有城市(东北与西北驻防城除外)而建,因而满城取名原有城市的名称,并无独立地名。从建筑角度而言,满城具有整齐划一、渭泾分明、等级森严和有明显边界的城市形态。

满城作为驻防城,其街巷布局是为了适应部队驻扎而形成的。成都满城是利用旧有城区建筑的满城,即便难以整齐划一,但依然渭泾分明、等级森严。成都满城利用旧城的少城片区,在少城中央设置一条主要街道:顺城大街,沿着这条大街两侧均匀、整齐地排列着40余条相似的胡同。

成都满城胡同两侧,曾经整齐地分布着相似的营房;满城内驻扎有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分别按不同的旗集中居住在一起,每旗之间渭泾分明;同时每旗驻地分别有1条官厅胡同和3到4条兵丁胡同,官厅胡同比兵丁胡同宽,官厅胡同北侧曾经集中设置了各级衙门和官员居所,显示出驻防八旗内部的等级制度。

成都满城的另一个形态特征是:满城都设置了有形的边界,或是栅栏、界墙,或者干脆就是城墙。这一特征保证了军事禁地的严肃性,也方便管理,能够更有效地规避军民之间的矛盾。

对于清代成都人来说,少城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满城内部按照满人所属旗别分区,官兵分居。以现在长顺街为南北中轴线,所有胡同皆左右对称排列,就像一条百足大蜈蚣,与大城内的街道迥异,为清代成都城一景。满城共辟城门5道:北延康门(今长顺街北口);东羊市门(今羊市街西口);东受福门(今祠堂街东口);南通阜门(今君平街西口附近),西门即清代大城清远门。这其中以大东门最为壮观,上面悬挂着“少城旧治”和“既丽且崇”两块匾额。

鉴于成都丰润的季候,旗人爱种树、栽花,满城内一年四季景色秀美,荷花是其一大特色。同治《重修成都县志》载:“武庙,在满城军署前,国朝乾隆癸卯年(1783年)建修,名关帝庙。左有莲池,右有太极池。引金水河由正殿前横过。”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对满城环境也有类似描述:“城内景物清幽,花木甚多空气清新,鸠声树影,令人神畅。”旗人爱花,又有固定地点的花市,进一步丰富了满城里的花卉品种。蜀人自古好辛香,黄葛兰、茉莉花、兰花、梅花等畅销不衰。

1781年清政府调满洲蒙古兵二十四旗驻防成都,开始扩建少城,供满洲将士及家眷居住。城内以长顺街为主街,多条小街分列于主街东西两侧。辛亥革命后改满城为少城。

民国二年(1913年)拆除满城城垣及各门,与大城合而为一。满城街道在进入民国以后多已改名,不再称胡同。如今只有以八旗成都将军府命名的将军衙门街,可依稀追忆昔日的满城踪迹。成都将军府在民国间为国民政府军委会成都行辕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成都军区后勤部招待所,今为金河酒店。(据《成都传》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