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7000年“石”光 看细石器“凿开”神秘面纱 15年,与12位抗战老兵的情缘歌曲《我的初恋在车间》映照产业工人强国初心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2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22

沐7000年“石”光 看细石器“凿开”神秘面纱

赵海传 实习记者谭悦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广元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已于10月20日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 观察一个个细石器展品, 触摸一件件浮雕, 仿佛穿越“石”光,走入了中子铺先民们的生活。

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展厅实景

展厅中石核的艺术造型

中子铺遗址发掘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在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有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小山,此山名唤三脚蟾,山高不过百米,因山体平面形状成三角形,且山脚下环绕着一条小河而得名。中子镇是历代军兵从汉中入蜀的必经之地,兵家的军营多驻扎在此山包上,因此该山又被称作营盘梁。三脚蟾整体山势并不陡峭,南北均有缓坡可登临。山不树古木,却有一股灵气发散。崖不显巨石,却有一种傲气鼎立。今天的故事,将从这座神奇的小山说起……

三脚蟾上的大发现

20世纪80年代初,川北广元一带曾被考古学界认为不存在史前人类遗址。198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在队长王仁湘的带领下来到广元,试图找出史前人类在这里生产、生活的痕迹。彼时的唐志工还是一名痴迷于探秘寻古的小青年,被单位安排到考古工作队协助王仁湘教授一同开展考古调查工作。这次的安排,也让他找到了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机会。

“那次虽然没有找出史前先民生活遗址,但我也积累了不少考古方面的实践经验。”考古队走后,唐志工依然没有停下探寻的脚步:“曾经出土的文物表明,广元是有可能存在人类史前遗址的,我想找到它。”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唐志工利用周末,走向野外,把考古工作坚持了下来。

1990年3月3日午后,时年24岁在广元市文物管理所工作的唐志工背上考古调查所用的必需品及书籍,坐上了从广元市区前往朝天区中子铺的大客车。路上他思绪万千:广元市内所有可能存在史前遗址的地方我都已勘察过了,唯有嘉陵江上游向陕西汉中方向的中子铺一带,还未曾踏足。思绪间,车窗外的一座小山---三脚蟾,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座小山略高出周围其他景物,登上山顶,就能把中子铺一带的地势以及河流走向观察清楚,就能帮我进一步明确接下来的探寻方向。”

从广元市区到中子铺的路途多陡坡、急弯,车辆行驶缓慢,到达中子铺已接近天黑。唐志工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他的探寻之路。到达三脚蟾山顶时,他突然发现一片灰白色的土壤里,夹杂着些许黑色的物质,“当时我就想,泥土应该是呈现黄色或者灰白色,怎么会有黑色的东西在里面。”他随即捡起一块,用手触摸:“感觉是石块,很硬,而且棱角分明,锋利、割手,不是河坝鹅卵石。”此时天色已暗,几乎看不出黑色石块的形状,但直觉告诉他,这些黑色石块一定有故事,他当即采集20余件石块装进袋里,准备带回研究。临下山时,不远处土堆上的石块又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那里,他找到了到一件磨制过的石斧。石斧的发现给了唐志工莫大的底气:“根据工作经验,从磨制石斧的标本可以肯定,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里活动。”

回到宾馆后,唐志工仔细地把采集的石块清洗干净,取出放大镜观察:“石头呈现黑色,质地坚硬,棱角锋利,有人为加工的痕迹,但没有磨制痕迹。”

这些黑色石头究竟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出现在三脚蟾山顶呢?带着疑问,唐志工拿出随身携带的《贾兰坡旧石器时代考古论文选》进行查对:“贾先生刚好在此书中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细石器的起源、特征与分布的文章,通过对照,发现这些石头属于细石器,器类有石核、石叶、石片、刮削器等。”他心头旋即一惊,如果这些属于细石器,那三脚蟾会不会是古遗址?

第二天,唐志工再次回到遗址上继续标本的采集,他发现台地边缘有地层堆积、木炭颗粒、红烧土块,结合已经发现的细石器,他推测三角蟾是一处人类史前活动遗址。唐志工兴奋极了,马上给在北京的王仁湘教授发去一封急电,讲述他在三角蟾的重大发现……

得到消息的王仁湘,感到非常诧异,也非常惊喜。细石器是中原北部和北方草原与戈壁上的常见古物,怎么会出现在四川,出现在中子铺?1990年3月27日,王仁湘火速奔赴中子铺,和唐志工一起在三脚蟾及附近一带复查,他们采集了很多细石器。王仁湘将细石器标本带回北京,并快速写出调查简报,简报中指出:中子铺遗址的发现,将川北地区的史前考古研究又向前推进了关键的一步。

7000年遗址现真容 填补南方无细石器文化空白

1990年秋冬,中子铺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正式开始。

曾参与中子铺遗址考古挖掘工作的叶茂林在《广元中子铺考古计》中描述了当年的情景:深秋的广元山区,有时候阴雨绵绵,山风凶狠,把人刮得冷飕飕。尽管这样,若一出太阳,又会晒得人受不了。工地上既害怕下雨,又害怕烈日炙烤。考古发掘就这样持续开展,不断扩大发掘。

1990年11月10日,持续的挖掘工作终于见到曙光:在一个探方的耕土层下,发现了堆积较浅的一个灶坑,这是与细石器同时的遗迹,被较好地保留下来。灶内侧边有火种坑,是原生状态的遗迹。随后又陆续发现了灰坑。灶坑和灰坑的发现,证明中子铺遗址有地层关系。

在清理灶坑、灰坑时,一个像小手指头大小的陶器器足,引起了叶茂林的注意。他在《广元中子铺考古计》中描述:这显然是三足器的小足。从大小形态推测,它最有可能,是类似前仰韶文化时期那样的三足器的支足。那么,它岂不是预示着这有可能是在7000年前吗?这让我们有些兴奋。

后经碳14测定,该遗址距今已6000至7000年。至此,中子铺遗址成为四川盆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四川域内发现的文化特征突出、遗物最为丰富的一处细石器遗址,填补了我国南方无细石器文化的空白。

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再次对中子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两次考古共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出土以细石器为典型代表的文物标本1万余件,另有部分夹砂陶片。“在三脚蟾,这样的黑色燧石很常见,当初中子铺先民们就地取材,制作细石器。可以说中子铺遗址是一处细石器制作场。”朝天区文管所所长王兴蓉介绍说。

细石器虽小用处大 “高科技”展现娴熟精湛技能

“细石器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到新时期时代的一种新的石器加工工艺,中子铺的先民主要采用间接打击法,将石头制作成各种工具,用来狩猎、刮削、切割等。”王兴蓉继续解释:“从山坡上滚落而下的黑燧石,被先民们发现并选为制作细石器的原料,在先民手中,这些燧石被成功剥取出细石叶、石片、刮削器,直到没法被继续剥取为止。”

细石器技术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用最少的石料,生产最多标准化的锋利刀刃。这源于当时人类的迁徙和流动,要求随身携带的工具必须轻便有效。中子铺的细石器使用了当时的高科技“边脊技术”,工艺要求高,制作者需具有清晰严谨的技术设计以及娴熟精湛的操作技能方能制成。

时光轮转,物换星移。在细石器打制的地方,在彰显中子铺先民智慧的地方,建成了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10月20日,博物馆已正式开馆迎客,这也是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走进博物馆,观察一个个细石器展品,触摸一件件浮雕,仿佛穿越“石”光,走入了中子铺先民们的生活。

博物馆分为“惊鸿一现”“先民足迹”“地球家园”“传承保护”四个部分。3000平方米的展厅,从考古挖掘、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实景展示等多维度展示了中子铺遗址的挖掘过程,介绍了细石器的发展、守护与传承,展出细石核、细石叶、刮削器等文物千余件。

走进展馆大厅,巨大的圆锥体石核造型赫然出现在眼前,“石核的主要功能就是剥取石片。”王兴蓉介绍道:“石核是打制石器剩下的‘废料’,并不作为工具使用,石核根据工序形态可分为坯料石核、初级石核、高级石核和终极石核,终极石核就是无法再手工剥离出石叶的石核。今天的我们来看这些细石器,可能会觉得很粗造,但它的出现,对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人们在打制石器的过程中,为使它的功能符合人的需求,不断思索与琢磨,促使人的大脑更加发达。古人类学家指出:人类历史是从制造石器开始的。”

“被剥离下来的石片叫石叶,它是最不起眼的,但却是用途最广范的,是原始人类剥离石片的目的。”王兴蓉指着展柜里小而细长的薄石片说:“把石叶两头不规则的部分去掉,只留下规则的那部分可以用来切割,还可以将其固定在木头或者骨头上制作复合工具。”古人去采集、狩猎,有时甚至需要长途跋涉,细石器的发明,便为他们提供了便利。小刀、矛头与弓箭,成为猎人常规的武装,采集者用它来摘取野果野食,可以说细石器虽小用处大。

刮削器也是博物馆里的重量级展品,刮削器的器型相对规整,至少有一个以上的边缘经过精心打磨和修理,用以适应人手的大小和握力,彰显了中子铺先民的智慧和耐心,主要用来刮木头和切割兽皮等。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先民们围坐在篝火旁,用刮削器处理动物的皮毛,分享食物和生存的技巧的情景。

站在7000年前中子铺先人生产和生活的地方,不禁赞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穷的。埋藏在中子铺三脚蟾近7000年的细石器再现秦巴大地,向后人讲着当年事、诉着当年情。

正如作家冯骥才的感慨,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