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室
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现场 均为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2024年,围绕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这一“主线”,四川依托“三统”(统一思想认识、统筹力量资源、统合路径方法)和“四化”(清单化、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着力提升本质安全、灾害防范、科学应急、基础保障、队伍管理“五大能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围绕“一条主线” “三统”合力增动能
德阳什邡市蓥华镇位于该市西北部龙门山中段,地处龙门山中央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存在发生地震、森林火灾、地质灾害、洪水灾害等风险。为整合救援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蓥华镇专职消防队驻扎在什邡市应急局救援大队内,日常共同出操训练,按照职能职责开展救灾救援,需要时双方给予支持配合。
“两支队伍日常同吃同住同训练,救灾救援中各有侧重,但双方都相互支持配合,极大地提高了救灾救援的效率。”据市应急局救援大队大队长乔道军介绍,两支队伍虽隶属不同部门,但生活和职业已相互交融,形成一体。
德阳机制的探索尝试源于省级层面的谋定而动。2024年,面对不同行业领域可能出现的新安全风险挑战,新业态、新产业存在诸多不确定、想不到、管不住的风险,四川找准了多部门高效协同工作的发力方向。
在2024年初的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这个全新理念被首次提出,它也成为了全年四川应急管理工作打法的“一条主线”。
以统一思想认识、统筹力量资源、统合路径方法为抓手,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地震五部门构建“目标同向使命共担、体系同构发展共促、资源同享力量共用、行动同步安全共治、队伍同建荣誉共勉”的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从建立协同机制到开展联合整治,从共同研判风险到共享预警信息,全省应急管理系统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共同使命追求,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断深化合作。
此外,2024年以来,四川还实施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机制,建立健全21个专业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开展风险研判331次,督查检查发现隐患12529项;联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推出矿山安全“一矿一策一专班”监督管理专班机制,推动相关责任人履职尽责;联合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等多部门,深入开展以施工动火作业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等行动,集中治理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推动整合设立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健全日常灾害防范、应急响应处置、救灾救助等工作机制,更好统筹自然灾害防救工作;联合消防、森防、矿山、地震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宣传工作格局,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共享资源信息。
依托“四化”手段 规范程序强实施
“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就像我们的‘千里眼’。”广安市邻水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博文口中的“千里眼”,是该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的智慧应急指挥平台,该平台大屏幕上实时展示企业各重点区域在线作业情况,工作人员紧盯智慧应急指挥平台,时刻监测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一旦发生风险,指挥调度信息可以实时直达企业,大大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
科技赋能,让安全更显“智感”,广安不是个例。2024年以来,紧盯目标任务,四川着力充实制度工具箱,有力有效打出“组合拳”,推动工作保障智能化就是其中“一拳”。
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四川着力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辅助指挥决策、应急救援等业务水平,努力实现全息录入、全景应用、全能计算,加快推动应急管理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保障能力。目前,四川建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整合对接48个部省业务系统,建设标准统一、共享共用的数据基座,形成321小类3.79亿条标准数据资源,建立企业、工业园区、救援物资库、救援队伍数字档案,让风险防范更主动,应急准备更充分,应急救援更高效。
位于成都市西北部的温江区,按照分级、分类的方式,把设备确定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全面实行“清单化”管理方式,将全区17388台在用特种设备纳入监管清单,确保清单管理率达到100%。
将清单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应急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化管理模式,是四川的生动实践。通过工作职能清单化,将职能与岗位挂钩、职责与任务绑定,进一步明确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职责任务,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提质增能。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杀手锏”式实招硬招,“标准化”手段就是其中一招。
在省应急管理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周德智的办公桌上,一本四川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审核)标准资料引起了记者注意。据周德智介绍,里面对不同事项明确不同要求,从立案审批、调查取证等方面确定了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审核)3大类18项215小项指标,做到“宜简则简”“该严则严”。“这套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手册》等制定、修改,聚焦重点,打造全流程‘操作指南’。”他告诉记者,通过形成这样一套标准,有效提高了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的监管执法能力。
“四化”工作成绩,数据是最好的说明。一年来,四川理顺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清单化、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建设,系统梳理职责任务490余项,形成业务标准140项、流程120项。
提升“五大”能力 防范应对更高效
“这个政策确实不错,给我们煤矿安全生产和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达州市大竹县堡子煤矿矿长表达了对“一矿一策一专班”安全监管模式的认可和感谢。
感谢的起因是该煤矿曾因安全管理不善导致事故发生。在实施了“一矿一策一专班”后,大竹县为该煤矿组建了一个由县级领导挂帅的安全监管工作专班。专班成员不时深入煤矿现场,对煤矿的生产、建设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并针对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和“一矿一策”个性任务清单,加强与该煤矿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问题。
这是四川提升本质安全能力的一个缩影。不难发现,职业共同体这条“主线”贯穿其中。
2024年8月,省应急管理厅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深化实施“一矿一策一专班”重要举措,按照“将专班做实、将方案措施做专”要求,两部门组织人员逐个市(州)进行工作指导,在全省共性任务清单的基础上,形成了每一个煤矿的个性化对策措施。
2024年,四川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牵引,统筹调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抢险救援2875人次。与此同时,“一盘棋”统筹应急救援行动也在进行。
出台《四川省应急救援行动安全通则》,强化救援期间的统一指挥;加强队伍联训联战,组织国家性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7000余人参加川渝地区森林火灾联合应急演练、四川省抗震救灾综合实战演练。
在应急救援和灾害防范过程中,四川既系统谋划,也不弃微末,后方的保障建设始终不曾落下。2024年12月26日上午,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建设交接工作座谈会举行,标志着国内首个审批立项、开工建设的国家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即将开启运转投用。
改变,往往从细节开始。2024年,一些细节蕴含深意:牵头编制应急口申报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项目55个;建立健全基地资源共享机制,推动省应急救援总队基地和6个省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投入实战使用;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全省3101个乡镇(街道)以单设或合设的方式建立应急消防管理机构,建成719个区域性中心乡镇消防站;强化部门、队伍之间装备优势互补,差别配备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水域救援、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综合保障5大类127906台(套)。
2025年,四川应急将紧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努力化解重大风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