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字品牌为共同富裕赋能让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有劲头”“有盼头”“春风行动”圆了劳动者的就业梦乐山市总工会到沐川县调研指导崇州市总工会为返岗农民工送上“温馨礼包”达州宣汉县总工会传达学习县纪委会议精神广元市总工会召开2025年全市央财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会议盐边县总工会开展“一对一”结对救助特殊青少年活动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9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18

让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有劲头”“有盼头”

达州李小龙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多家工会陆续发布了2025年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公告。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正在悄然离职,“年年招人、年年缺人”现象渐成常态,“待业过渡、考公跳板”心态见怪不怪,是什么原因成为他们“转身离开”的“最后一根稻草”?

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人少事多, 难免“手长衣袖短”。在基层工会工作中,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既是党的政策的“小喇叭”、也是职工心声的“传声筒”,既是劳动者权益的 “守护者”、还是社会和谐的 “促进者”,他们为担起“多重使命”努力扮演着“多重身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员力量的缺乏,“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可见一斑。

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获得感较低,难免“身在曹营心在汉”。各地大多保障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五险一金,但总体薪资仍然偏低,加上没有统一标准,各地待遇参差不齐,甚至同一地方的基层总工会待遇又不同,难免损害其权益。此外,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工作激励机制不明等因素,都冲击着这一群体的稳定性。

笔者认为,充分激发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干事创业激情,让每一个努力奔跑的奋斗者被关爱、被尊重,是破解上述难题的应有之义。首先,探索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初级、 中级和高级的梯次晋级工资体系,并通过绩效、奖金等手段形成正面激励效应;其次,在考公岗位中设置些许比例,定向招录优秀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破除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最后,还需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教育培训机制,切实提升服务基层职工群众能力。

当前,广大职工对工会普惠服务、维护合法权益等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作为新时代基层工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 唯有让他们工作更有劲头、职业更有盼头,才能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会工作基础,延长“工会服务手臂”,切实服务好广大职工群众。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