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压试验现场
2月15日,笔者走进德阳市东方电机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车间内“聚焦市场新需求 团结协作克难关 确保实现‘开门红’”的标语醒目可见。放眼望去,一台台机床高效运转,工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观察着屏幕上数字的变化。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这里的重型机床也逐步接入数据系统,装上“智慧大脑”。
据重金工分厂立车一组班组长张海权介绍,他们目前在加工制造的是内蒙古赤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芝瑞项目2号机顶盖,另一班组在做的是抽水蓄能机组球阀加工,而不远处的核电转轴加工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我们采用数字化技术后,班组工人人数逐步减少,原来三人一台的机器,现在两人就可以轻易操作,同时我们正在进行三人操作两台机器的过渡,临时有空的人员可以去帮助附近班组干其他活,确保我们在生产中实现互帮互助。”张海权表示。
随后,笔者来到水轮机分厂。眼前,几个年轻工人蹲在一个大型部件的顶部,通过仪器对部件进行三维测量,现场测出的数据在一旁的实时电子设备上就迅速显示出来了。
一起工作的人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闯。他说:“正在进行的三维测量,能够对抽水蓄能机组部件准确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出真实装配效果与设计效果的比对,以便后期装配及时、准确、高效一次性完成。与实物预装相比,数字化装配让效率提升了400%。”
与此同时,就在不远处,几个工人对一个已经安装完毕的抽水蓄能机组球阀进行水压试验。刘闯介绍说,以前需要客户到现场来验证,符合要求后再开始下一步工作,如今,通过数字化技术,只需将现场的各项试验数据传给客户,客户在自己的办公室就可以看到产品所有的试验情况,并及时提出需求和问题,以便快速准确解决。这样既避免了客户来回奔波,也为大家节约了时间,省时又省力。
据东方电机相关人员介绍,该公司员工今年大年初四就开始上班了。目前双江口水电项目顶盖、沙坪一级水电项目转轮等重点部件及桐城抽水蓄能项目球阀、座环,芝瑞抽水蓄能项目球阀、顶盖,肇庆抽水蓄能项目球阀,平江抽水蓄能项目导水机构等重点部件,正在东方电机生产车间内有条不紊地加工制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