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建兰中学开设的智慧“父母研修班”受到广泛关注。研修班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每周三下班后匆匆赶来上课,只为学习如何“做父母”。课堂上,指导老师通过情景演练、互动问答等方式,为家长学员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亲子问题。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父母研修班”的火爆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家长对家庭教育品质提升的迫切渴望,也折射出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深度关切。
“父母研修班”火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它让家庭教育不再是仅凭经验的“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成为一门可以系统学习的学问。家长们主动走进研修班,学习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怎样根据孩子特点因材施教,这无疑是家庭教育意识的觉醒。这种群体性的学习热情,也为整个社会营造了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牢根基。
同样,“父母研修班”火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课程内容空泛,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个性化定制,让家长们难以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资质参差不齐,部分从业者缺乏专业素养,甚至存在虚假宣传、圈钱跑路等乱象,严重损害了家长的权益,也扰乱了行业秩序。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父母研修班”很可能沦为家长的“智商税”,背离其促进家庭教育的初衷。
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积极探寻解决之道,让“父母研修班”走上正轨。首先,加强市场监管是关键。相关部门要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审核机构资质和师资力量,对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行为严惩不贷,规范收费标准,为行业发展打造健康有序的环境。完善的评估机制也不可或缺,引入第三方权威评估,从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到学员满意度等多维度进行考量,并将结果公开,以此倒逼研修班提升品质。同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倡导科学教育理念,让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掌握科学教育方法,避免盲目跟风。
“父母研修班”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虽有波折,但前景可期。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规范,它必将成为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为孩子的成长铺就更坚实的道路,在家庭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出绚丽光彩,助力每个家庭培育出茁壮成长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