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做完检查,今天只用拿着挂号二维码在机子上报到就可以复诊,孔祥薇医生不在也没有关系,自动分配了别的老师来看报告。”近日,市民刘非非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院区神经内科做完核磁共振,三天后来到医院挂了复诊看了报告。
为破解就医难题,目前,全国陆续有省份或试点城市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政策。
百万患者受益 成都有医院就诊只挂一次号
2023年8月,成都市开启包括一次挂号管三天、一人就诊只挂一次号等在内的多项试点工作。2024年11月13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以病人为中心”改善就医服务体验,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服务,在成都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
“我觉得这样很方便,以前等一些检查可能要到很晚,现在时间就自由一些,上班族更是友好,没太大问题的情况下,三天内我想什么时间过来都可以。”市民刘非非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实时排队系统,“刷下手机就能看到当前候诊序号,时间安排心中有数。”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这项惠民措施落实得更顺利,医院做好了充足的应对准备。医院门诊与信息处密切合作,根据就诊实际情况,对流程进行优化,“在我们医院,当天没有复诊的患者,在3天内,直接到原诊区签到候诊,等待医生叫号就可以了。”
而在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患者需要前往分诊台报到,“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实施了‘一号管三天’的政策,检查结果当天出不来,患者第二天到就诊台出示之前的挂号记录,就可以按照顺序复诊,以此改变就医体验。”该院管理负责人称。
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一次挂号管三天”工作实施以来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全国多地复制经验。2024年初在全市推广,目前已有133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其中公立医院59家)实行(不含省卫生健康委直属和国家卫健委在蓉医疗机构)“一次挂号管三天”。仅2024年上半年,“一次挂号管三天”受益患者65.4万人次,减免门诊诊察费约715.8万元,预计推广首年受益患者可超百万,减免费用逾千万。
扩面 四川多地实施
不仅成都,四川省其他地区也已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惠民政策。2023年8月,德阳市卫健委出台《德阳惠民免费复诊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施门诊挂号“三日有效”制度。根据方案细则,患者因同一病程就诊,三日内(含首诊日)携检查报告在同一院区、科室复诊时,可免除挂号费、诊察费等重复收费项目。
同期,绵阳市卫健委也印发了《绵阳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门诊体验行动试点方案(试行)》,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四〇四医院等,游仙区全域医疗机构及其他县市区试点机构就诊时,患者因同一疾病同一病程,一次门诊挂号就诊后,原则上三日内(含就医当日)在同一院区、同一科室携检查、检验结果复诊时,不再重复收取挂号费、诊察费等相关费用。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则于2024年11月推出“云端复诊”服务,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即可与首诊医生进行免费报告解读,实现“足不出户看专家复诊”。四川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目前全省21个市(州)全部实现“一次挂号管三天”试点工作全覆盖,其中德阳、内江、乐山、南充、眉山、资阳等7市已在辖区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广,目前21个市(州)63.64%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已开展该服务。
记者了解到,四川地区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山东、山西、江苏等地区部分公立医院都推出过类似惠民举措,并取得不错效果。市民刘非非也表示,期待更多站在“群众角度”上的就医惠民政策能尽早落地、不断完善,把就医难点痛点逐一击破。 (据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