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卓红为飞机放飞进行保障工作 受访者供图
“这位是我们的全国劳模罗卓红。”4月8日,记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在引导人员的介绍下,见到了不久前才结束任务归来的罗卓红。在2015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后,罗卓红经常听到别人这样介绍自己。
作为工厂外场服务保障人员,罗卓红数十年如一日深耕航空发动机修理事业,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技能专家,总结掌握四大系列十余型发动机保障技术,多次圆满完成重大专项任务……
罗卓红认为,“全国劳模”既是荣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决不能辜负“全国劳模”所承载的信任与荣光。“要始终坚守初心、与时俱进,事事冲在前,时时学在先”,罗卓红这样要求自己。
这些年,罗卓红坚守岗位,扎根一线,从未停止学习的步伐,以应对外场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与全新挑战。每次任务,罗卓红总是冲锋在前,带着团队成员全力以赴。
2019年,罗卓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做保障工作。在第一次阅兵全流程演练前一天晚上7时,一架新型飞机突发叶片错位故障。这在以往, 需要将发动机从飞机上脱开才能排除故障,可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当晚,罗卓红赶到现场,详细分析故障原因,并再三确定错位程度后,提出了“原位排故”的设想。
没有过多犹豫,他钻进气道,在狭小的空间里细致操作,凭借着过硬的经验技术,最终成功排故,实现了在外场原位排除该型飞机此类故障的突破。
阅兵当天,罗卓红作为受邀观礼的全国劳动模范来到现场。看到一架架“战鹰”飞过天安门,本想拍下这个画面的他,却因激动双手颤抖,不小心将手机掉到了地上。
“翱翔在阅兵式上空的飞机,大都是我曾保障过的。”那一刻,他为国家强大感到骄傲,也为有幸参与保障飞行安全满怀自豪。
“仅凭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把事做好。”罗卓红以身作则,带给身边人正向的引导激励。“传承”是他着力在做的另一件事。
牵头“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罗卓红有一整套的措施帮助团队成员快速成长。他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提炼出“四勤一灵,七要一不留”工作法,并针对每个人的专业、兴趣、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培养计划。带领他们在“比学赶超”中进步、在实战中磨砺,工作室培育出许多“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还有多人获评“四川工匠”“成都工匠”。
随着社会身份的不断叠加,罗卓红的目光也关注到更广泛的行业群体。当选四川省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后,他把“技术工人”放在心头、挂在嘴边。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社会认可度”“重视技术工人培养”等一系列提案,由他带到了会场。他期待着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壮大、地位提升,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