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4月,春风和煦,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4月3日,2025年泸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衔接工作会暨仲裁员调解员培训会在泸州市总工会举行。市、区县总工会、人社局、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宣读了《泸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进行了《制度》文书签署和互换。会议强调,工会、人社、法院三方要坚持系统观念、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源头治理,健全多元处理机制,提升协商调解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纠纷化解常态化对接,共同做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全面提升协商调解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让劳动者维权“只跑一次、只进一门”。
与会人员通过业务培训、庭审观摩、分享典型案例和办案技巧,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凝聚共识,对“完善劳动关系协商调解机制,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群策群力,就“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制度、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促进泸州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达成共识。
此次会议是泸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泸州市劳动人事争议治理工作法治化、专业化、协同化新篇章,为泸州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共同托举“一站一室一中心”
4月2日,泸州市劳动争议工会法律服务站在市人民法院挂牌成立。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李堂兵,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俊,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坤,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瑶出席揭牌仪式。
据介绍,该法律服务站由市总工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社局三方共同设立,三方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了“调解在前、裁审在后、联动赋能”的工作闭环,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入更强合力。
“设立工会法律服务站,是深化‘工会+人社+法院’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创新举措,将进一步强化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泸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周正国表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是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基本职责的重要抓手,是化解矛盾、促进公平、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全市各级工会以此为契机,在促进全市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工会法律服务站配备有站长一名,工作人员一名。法院在受理诉讼前,可引导当事人先到服务站进行政策咨询、争议调解、诉调对接,以柔性的方式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工会法律服务站对于防范化解劳动领域风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要健全案件分流、跟踪回访、典型案例研判等制度,探索‘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打造‘协同共治’的示范平台,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泸州模式’。”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杰说。
泸州市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中,除了工会法律服务站,还有设立在市人社局的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室、设立在市总工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中心。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平表示:“通过挂牌设立‘一室一站一中心’,将不断强化多单位联合调解职能优势,有力提升劳动争议协商调处水平,最大限度地将劳动争议快速调解、平稳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下一步,工会、人社、法院三方将充分发挥“一室一站一中心”阵地作用,逐步建立受理范围一致、标准统一、调裁审程序有机结合的新规则新制度,努力形成三方联动质效明显提升、协商调解解决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在案件总量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通过诉讼解决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稳步下降的良好局面。
争做改革探索“先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设在市总工会的泸州市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中心由市总工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等7家单位联合设立,旨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和专业性调解优势,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工作模式,切实做好各类调解衔接联动工作,合力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
中心的落地有助于增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安全感。网约司机小陈对调解中心很感兴趣,“我想好好了解一下,今后如果遇到劳动纠纷我就去调解中心。”
“这可是专门面向我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调解中心,太好了。”骑手张女士立即掏出手机群发了这个好消息。“确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应当重实质,轻形式。”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马小林谈道,“力争用五年时间,在全市建立起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队伍专业、设施完备、科技支撑、经费保障、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全覆盖的调解组织网络。让65%以上的劳动人事争议通过协商调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调解工作无小事!我们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周正国说,“每一件争议的背后,都关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家庭的幸福安宁、企业的长远发展。”
强力打造“泸工”维权服务圈
近年来,泸州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联合多单位聚焦职工维权重点难点,通过共商机制、共建阵地、共联行动,持续打造“泸工”维权服务圈,践行“职工至上”。
“职工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市总工会法律和维权工作部负责人刘平说。市委政法委、市经信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联……泸州工会的维权朋友圈在不断扩大,通过大联动、大合力、大协作,创新机制,破旧立新,迅速壮大了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兼职仲裁员等队伍,实现职工权益保障一体化服务,维权服务灵活高效。
2024年,泸州工会深入756家企业排查劳动领域风险隐患182个,参与办理职工维权案件113件,涉及职工292人,涉及维权金额84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