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全流程”监督守护群众“幸福田”踏春争先 向“新”而行“飞地木耳”推动非耕荒坡变身“聚宝盆”达州达川区“花漾达州·焕新生活”2025夏季系列促销活动启动内江市举办欢庆“五一”职工联欢会暨川剧《大千世界》汇报演出直升机与热气球共舞云端 眉山低空旅游启航北川打造便民利民“共享阵地” 擦亮基层治理幸福“底色”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4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28

“飞地木耳”推动非耕荒坡变身“聚宝盆”

德阳市旌阳区帮扶探索彝乡共富新路径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当地群众在田间劳作 资料图

本报讯(高贵富 姚汶汛陈振林黄海峰)近日,笔者从德阳市旌阳区获悉,该区贯彻落实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凉山州越西县资源禀赋,以“种子资金”撬动木耳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非耕地荒坡变身“聚宝盆”,书写了飞地园区促共富的生动答卷。

凉山州越西县山多地少,传统农业增收困难,但该县大瑞镇独特的温湿度条件为木耳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可保证两年产出5季,较其他地区多1季。

经多轮可行性论证,德阳市旌阳区帮扶工作队提出“乡镇主责+企业主导+村集体主体”的飞地产业机制,2024年初,与大孤山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达成托管运营合作协议,拨付50万元帮扶资金集中打造20亩木耳产业园区,由4个联系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持有。

“公司提供标准化菌棒生产、规范化种植管理、集中化采集回收服务,按照每亩2000元给予保底分红,超出部分按照六四分成的比例,与村集体经济共享收益。”大孤山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孔民介绍道。

“没想到土地不在我们村,每年都能分到钱。”南箐镇村党支部书记吉余古铁子笑着说。据了解,木耳产业园区种植当年亩均产值突破3万元,4个联系村平均分红4万余元,后续将实现年常态化种植木耳22.7万棒,亩产值破4万元,平均分红可达6万元以上。

德阳市旌阳区飞地模式的成功实践,激发了越西县内,特别是高山地区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致富热情。梅花镇、新民镇等六个乡镇闻讯而来,在现有20亩产业园区周边,新建400余亩飞地园区,按照旌阳区提出的飞地机制签订合约,开创了“飞地共建、收益共享”的发展范式。

与此同时,旌阳区联合科研机构开发木耳种植碳汇计量模型,预计每亩木耳种植园能提供0.8吨碳汇量,为未来参与生态交易埋下伏笔。

此外,在飞地规模化扩张的过程中,德阳市旌阳区帮扶工作队敏锐捕捉到“小农户”与“大产业”的衔接密码,周边农户不但可以作为园区“工作人员”务工增收,更可以作为庭院经济的“主营人员”发家致富。

德阳市旌阳区帮扶工作队在大瑞镇友谊村试点免费发放木耳菌棒,吸引周边农户在院落种植木耳,通过聘请农技专家、市场专员,切实将技术培训、购销合同送到农户手中,让分散种植的农户也能享受全产业链服务。

据了解,在“园区务工+自主种植”的双轮驱动下,周边农户户均年增收可达4万元,真正实现了“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片农户”。

从20亩试验田到全域产业网,旌越协作的木耳产业飞地实践,印证了“精准帮扶”与“内生造血”结合的不凡力量。如今,飞地园区快速扩建,万千农户播撒希望,旌阳区以“产业共建、利益共享”思路绘就结对帮扶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