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供图
书声琅琅,笔尖沙沙,清晨的阳光再次洒进教室,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又划掉了一天。
又是一年毕业季即将来临。“大家现在要争分夺秒,抓住可能得分的每一个知识细节,也要放平心态,相信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4月22日,唐文辉站在讲台,目光扫过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庞,话语间满是殷切的叮嘱与鼓励。
这是绵阳外国语学校教师唐文辉带的第12届高三学生。躬耕教坛三十余载,他像一位“引路人”,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跨越高考的重重关卡,奔赴追逐理想的航程。
2015年,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后,唐文辉的工作没有太大的改变,照旧将热情挥洒在三尺讲台,将温暖传递在师生相处的点滴之间。
“荣誉只是对过去的认可,而身为教师,当下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他说。因为热爱与责任,于他而言,初心从不是苦心经营的坚守,而是早已融进生命的脉络。
教书与育人,是唐文辉认为同等重要的两件事。
在传授知识时,他总结出一套“五步教学法”。面对学生群体不同的特点与需求,他会适时调整自己授课的风格,用学生愿意听的方式,让他们在课堂上最大程度汲取知识。
此外,唐文辉重视的还有“德育”。“成绩不是人生的全部。”他说,“正确的三观与拥有幸福的能力更加重要。”
在他看来,老师的使命在于成就学生的未来。他以多年经验,为中学时期的孩子指点迷津,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耐心纠正他们错误的习惯与认知。他豁达乐观的性格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告诉他们遇到挫折也“没什么大不了”,人生起起伏伏,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就是成功。
老师的真心相待,学生从来都能感受得到。学生口中的“辉哥”,用亦师亦父亦友的身份,为他们的青春岁月写下温柔的注脚。
“如果可以,真希望一直上您的语文课”“很幸运遇见您”“您真的是一个很好很棒的老师”……来自学生的小小纸条,是唐文辉一直珍藏的“礼物”。已经毕业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常回来看看”,也是他感到最幸福的时刻。
今年2月,唐文辉在20年前曾带过的一届学生,集体组织回来看望老师,与他汇报工作的新成绩,聊起生活的新进展。看见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唐文辉由衷地感到高兴与自豪。时隔多年,一同相伴走过的三年仍然驻留在他们的记忆中。“感谢您在高中时的提点,让我至今仍然受益匪浅。”许多学生说起的这句话,让他再次感受到成为“老师”的意义。
还有4年,唐文辉就要退休,回看在教学一线兢兢业业奉献的岁月,他觉得“乐趣无穷”。曾经稚嫩的学子背起行囊走向天南海北,曾经讲述的故事化为照亮他人的灯塔。教育从来不是单向输出的独角戏,而是薪火相传的旅程。
年华更替,他依然带着同样的热忱,滋养着每一个充满朝气与梦想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