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获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早上5时,一列空载列车从成都地铁车辆段缓缓驶出。驾驶室内,肖芳的双手稳稳握住操纵杆,目光如炬扫过仪表盘。在这个不足2平方米的空间,她已坚守14年。这位来自川西高原的藏族姑娘,用35万公里安全行车里程书写传奇,在钢轨与梦想的交汇处,让“人民地铁为人民”的誓言化作城市跳动的脉搏。
从大山到轨道成为全国首位藏族地铁女司机
1991年,肖芳出生于甘孜州丹巴县色足村。17岁那年,她考入内江铁路机械学校电力机车专业。
“阿妈说‘铁龙’比牦牛难驯,但我想试试。”面对电气工程、制动机原理等陌生领域,她每周花2个小时,主动找老师补课。2011年,她以唯一女学员的身份通过校招进入成都地铁实习。
为了练就毫米级停车精度,肖芳每天加练一两个小时,将“手指口呼”标准化作业刻进肌肉记忆。一年后,肖芳以98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上岗考核,成为全国首位藏族地铁女司机,在成都地铁1号线开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班车。
14 年“毫米级”坚守蜕变为全国劳动模范
14年间,在成都地铁从单线运营到16线、672公里的跨越式发展中,肖芳的足迹遍布1、2、4、7号线。2平方米的驾驶室内,她日均完成700余次“手指口呼”,累计安全行车超350000公里,以“零事故、零投诉”书写职业标杆。
而今,肖芳已成长为4号线电客车组长,负责筑牢列车上线前的安全防线。
“地铁经过检修人员的检修后,就需要我们来驾驶这辆空车在试车线上调试。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要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在日复一日繁琐的操作中,怎么能够始终做到严谨负责、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是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事。”肖芳说。
从青涩学徒到电客车组长,肖芳带出100名新员工,所在车队获评“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她带领的“巾帼车组”以安全运送乘客百万公里的实绩获评“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在四川省人大代表履职期间,她推动育儿友好、适老化出行等民生提案落地,让轨道服务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先后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称号,最终成长蜕变为“全国劳动模范”。
“我不过是4000多名地铁司机、3万名轨道职工中的普通一员。”在肖芳看来,从大山深处到人民大会堂,这份荣誉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的奋斗轨迹,更是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劳动者。
“地铁站有起点和终点,但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站在新的起点,肖芳将荣誉转化为扎根一线的动力,“传承劳模精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保持归零心态,立足本职,影响和带动更多轨道青年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共同保障城市高效运转、乘客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