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艾松 受访者供图
初见艾松,他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身洗得微微发白的蓝色工装,看起来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艾松今年52岁,是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清洁高效动力装备及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近30年。从一头黑发到两鬓白发,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以下简称“G50重型燃气轮机”),实现了我国F级重型燃气轮机“从0到1”的突破,攻克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在202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今年4月,艾松获得了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十四载攻坚克难 终于实现突破
“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只能靠自己自主研发。”面对中国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2009年,艾松受命担任G50重型燃气轮机项目的主要执行者和具体研发负责人。然而,摆在艾松面前的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
“当时,国外对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实行严格封锁,国内相关技术近乎空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于是,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从概念设计入手,逐步攻克压气机、燃烧室等核心部件的技术难关。“看文献、找资源、翻译书籍、去电厂学习,把能用的招数都用上。”艾松说,当时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便自主建立设计准则,缺乏试验条件,就创新研发体系。
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核心部件试验件方案设计、原型机试车方案设计……历时14年,无数个日日夜夜,艾松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解决诸多“卡脖子”问题,成功研发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G50重型燃气轮机,为我国清洁能源领域提供自主可控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实现了重型燃气轮机“从0到1”的突破。
2023年,G50重型燃气轮机首台示范机终于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当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14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们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艾松说,G50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历程正是“东汽精神”的真实体现。
育英才强根基 续写发展新篇章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人才成林,基业才能长青。在技术突破的同时,艾松十分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在他的带领下,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逐渐建立了一支技术精湛的联合循环电站设计队伍,同时也组建了一支具有全流程实践经验、覆盖核心专业的自主重型燃气轮机正向研发团队。
目前,他正带领着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团队,不断推进重型燃机产品系列化研制。2024年,该团队已成功下线我国首台15兆瓦小型燃机原型机,并启动掺氢燃烧技术研发,持续拓展自主燃机谱系。
“我们重型燃气轮机‘从0走到了1’,更要走好‘从1到100’的路,不管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崎岖。”面对未来,艾松及团队正瞄准自主燃气轮机系列化、清洁化、高性能、高可靠性、智慧化发展的目标,在材料、设计、工艺、试验等方面加紧追赶,致力于构建清洁能源领域中国方案。
“我们将加快提高产品性能,争取早日能与世界先进设备同台竞技,为国家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艾松说。
弘扬劳模精神 不忘初心再起航
“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老一辈人奠定了基础。”在艾松看来,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能够获得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要感谢国家、单位与社会各界提供科研的土壤,让其学识有了发挥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说:“这是属于全体东汽人和全体能源动力装备人的荣誉。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代表。”
“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作为全国劳动模范,艾松表示,要不忘初心,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持续发挥好模范的带头作用,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负公司的培养,让“全国劳动模范”这个荣誉称号能够变成看得见的生产力和创新动力,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扎根研发一线,为加快建设祖国新型电力系统,为四川自主燃机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