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技能培训现场 受访者供图
“今年我被评为‘金牌师傅’,不但收获了名誉,还拿到了一年8000元的补贴,太让我惊喜了!”5月12日,当四川绿杉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金牌师傅”汪勇谈起师带徒激励机制时,他欣慰地说。
2024年以来,公司建立了师带徒激励机制,企业内部实行师带徒专项补贴,师傅每月补贴150元,每季度考核一次,带同一个人持续时间1年。公司工会开展金牌师傅评选激励,对评选出的“金牌师傅”给予8000元/年的补贴。还有师徒共同成长奖励,对于每次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学员及其师傅,可授予“成长星”“优秀师傅”荣誉称号,并发放奖金500元/人。这些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年轻人立志成长为公司的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
这是资阳市雁江区总工会创新“3+3+3”模式打造民营企业技能人才成长体系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三大平台搭建舞台
“我们搭建了‘三大平台’, 让民营企业技能人才有舞台。”雁江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曾令刚介绍说。
培训平台,针对民营企业招工、返乡农民工求职需求,采取“人社补助一点、企业承担一点、培训机构优惠一点”的办法,开展焊工、铆工、叉车等订单式培训15场,通过考试发放技能等级证书;在民营企业推行新型“师带徒”制度,首批将初级工培养成中级工100余人。
实训平台,引进兰州理工大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宜宾学院等7所院校与试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首批搭建实训、人才储备平台2个。
比武平台,引导企业常态化开展“四技五小两比”,结合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开展区级技能竞赛活动8场次,以赛促训,提升技能。
三项措施凸显地位
补贴激励,该区总工会联合人社、试点企业开展“金牌师傅”评选,给予每人每年补贴8000元。学徒取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年补贴5000~6000元。在6个非公企业、1个外资企业试点设置“职工学历提升奖”,完成培训工种20个,实现技能等级晋升3000多人次。
薪酬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建立能级工资评定制度,推动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等直接挂钩;设立“加人好建议”“绿杉金点子”等“五小”激励机制,设置奖励50~ 10000元。
荣誉激励,针对在特定时期技能进步最快的工人进行激励。设立“终身学习奖”,鼓励工人自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继续教育项目。
三个渠道指引奔头
技能导向,打破学历、资历等传统壁垒,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晋升机制。优秀产业工人可通过技能评估破格晋升,担任企业技术主管或进入管理层, 畅通晋升 “快车道”。
榜样引领,优先推选优秀人才参评劳模、工匠等荣誉称号。实施“雏匠计划”,重点培养青年工匠人才,树立行业标杆,增强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保障激励,将首席技师、三星以上人才、工匠和劳模纳入“雁江杰出人才”管理体系,多渠道宣传劳模工匠和优秀技术工人的先进事迹,让技能人才安心工作、专注发展。
曾令刚充满信心地表示,职工素质提升的背后,将永远有着工会娘家人充满热切之情的目光、随时提供扶持的双手。区总工会将持续推进民营企业产改工作,深化“培训+竞赛+创新+服务”职工技能培养新模式,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绿色通道”,既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也为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开辟崭新路径,为雁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