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阿坝州劳模先进风采展播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7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6-05

榜样力量:阿坝州劳模先进风采展播

阿工 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5月7日,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阿坝州的14名劳动者获评四川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是匠心雕琢品质的坚守者、是勇立时代潮头的开拓者、是扎根实践土壤的耕耘人,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诠释着劳动的真谛,为阿坝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直以来,阿坝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始终将劳模先进视为重要力量,放在重要位置,完善选树培育、关心关爱、作用发挥等工作举措,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工作体系。

在劳模选树培育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公开公平公正、自下而上、层层选拔,注重从基层一线挖掘典型,让那些真正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劳动者脱颖而出。持续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为劳模工匠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以劳模为榜样,积极投身于建功立业的征程。

在劳模关心关爱方面,扎实做好各级劳模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好各项政策待遇,常态化开展劳模关爱活动,在春节、“五一”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访慰问劳模,倾听他们的需求、建议与心声,做好日常管理、关心慰问、健康体检、困难帮扶、疗休养、待遇落实等,帮助劳模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劳模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工会组织的温暖。

在劳模作用发挥方面,为讲好劳模故事、筑牢思想根基,阿坝州劳模工匠宣讲团在阿坝大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让“中国梦·劳动美”主题不断深化,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为传播。

每一位劳模先进都是一面闪耀的旗帜。阿坝州各级工会组织将继续以劳模先进为标杆,结合阿坝州实际,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奋进向上的磅礴伟力,为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阿坝典范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劳模先进的动人故事,致敬平凡中的不凡,汲取榜样力量。

金川县司法局曾达司法所所长 李燕

奋斗在基层司法行政一线,她以实干担当筑牢平安根基、守护民生福祉、优化营商环境。调解纠纷时,她融合“枫桥经验”,总结“饮茶静气、分谈析情、综合探需、协商定案”调解四步法,将法律服务下沉至农家院落、田间地头,近年来成功化解200余件纠纷,成功率达98%。在社区矫正方面,她构建“法治温度+人文关怀”体系,通过“五位一体”帮教机制,联合开展150余场活动,助力7名矫正对象回归社会。针对部分村民法治意识淡薄的问题,她坚持“三贴近”思路,利用节庆时间节点,集中宣讲法律、日常入户普法,组织近百场法治宣讲活动,惠及万余人次,提供法律服务200余人次,建成5个村级法治宣传点。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她将服务延伸至企业一线,协同县乡领导、村干部化解高半山村光伏扶贫项目纠纷,推动项目顺利并网投产,实现了企业效益增长与村民增收致富的双向共赢。2025年,她荣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阿坝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寨沟旅游分公司导游部讲解员 王蜀豫

10余年间,她累计讲解服务游客约33万人次,以“用心使游客满意、用爱让游客感动”的态度,凭借扎实的技能功底、优质的讲解水平、热情的服务态度,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向游客详细介绍九寨沟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引导游客树立环保意识,倡导文明旅游。她用心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她曾参与“2021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七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大型重要活动的讲解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省、州重要讲解接待工作200余次。她也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先后举办业务培训班18批次,培训员工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2025年,她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阿坝州格尔登寺管理委员会综合管理科科长 刘杰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以热血奔赴使命,用行动诠释忠诚,展现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与为民情怀。面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难题,他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探索建立麦尔玛镇党员队伍建设“三二一”机制,3年间发展46名党员,为基层党建注入蓬勃生机。针对部分群众“三个意识”淡薄的问题,他推行“333”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法治宣传等。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他积极奔走,争取资金建成6个集体经济项目,完成易地搬迁与牧民新居建设,提供150个公益性岗位,助力麦尔玛镇215户贫困户脱贫,人均年收入大幅提升。在他的努力下,安斗乡克洼村、华洛村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平坦大路,并成功化解多起经济纠纷,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工程师 赵静

他植根基层班组,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积累了精湛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因公司地处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地区,他先后参与了草坡、沙牌电厂震后恢复重建工作以及多次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在每一次灾情发生时,他都冲锋在前,带领抢险人员战斗在第一线。每一年重要节假日及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时,他带领队伍完成各项检修、抢修工作,保障了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2019年年底,为缓解汶川县绵虒、板子沟片区供电需求压力,公司要求在入冬前的负荷高峰来临时完成绵虒变电站转供电工程项目建设,当时他挺身而出,临危受命,带队经过实地勘察、反复研讨、蹲守施工现场、制定实施方案,不断攻坚克难,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有效保障了居民用电。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阿坝州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执业医师 张志强

自2015年投身医疗事业,他始终以仁心仁术践行初心,用创新实干书写医者担当。作为业务骨干,他带领团队开展实用新型专利研发及课题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开展23项新技术项目,推广适宜技术30余项,主动协调专家资源,创新多学科联合诊治理念,培训基层口腔医生200余名,显著提高了全州口腔诊疗水平。他牵头让科室成为健康口腔推广基地、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华西口腔医院专科联盟单位,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推动口腔服务升级,在高原上搭建起“生命修补站”,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口腔医疗服务。作为健康口腔推广大使,他利用节假日开展“移动诊室”、巡诊义诊,创新制作科普动画,成立“家校医社馆---爱牙联盟”,连续七年举办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为学龄儿童及老年群体建立口腔健康档案,提升群众口腔健康意识。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阿坝州川西国有林保护局301 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林业高级工程师 李维民

他从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近30年,从普通的林业工人成长为行业标兵,为广大林业人树立了榜样。作为林场负责人,他坚持党建引领生态保护,组建党员突击队,将86万亩国有森林的管护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的网格化管理格局。他主持参与实施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37万亩、森林抚育30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云杉质量精准提升样板基地建设0.2万亩,项目建设在国家、省、州的项目检查验收中,质量全部合格,相关工作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全州推广。他参与了川西局天保一、二期实施方案、森林分类经营方案的编制,主持参与了历年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等项目作业设计,通过长期积累经验,逐步成长为企业的业务能手和“土专家”。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马尔康市森林消防大队一中队保障班班长 李丰宏

在森林火灾扑救的战场上,他总是冲锋在前,毫不畏惧。在2024年“3·15”甘孜雅江森林火灾、2022年“10·17”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森林火灾、2020年“3·28”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的战场上,面对熊熊烈火和复杂危险的环境,他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守护森林资源筑起坚固防线。在马尔康市“6·10”地震的危难时刻,面对道路中断、通信中断、电力中断等情况,他徒步20余公里,成为最先到达斯拉尔底村的救援队员之一,成功转移受伤村民至安全地带,并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基础的生活保障。他先后参与各类救援任务30余次,荣获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他向学生们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为乡镇开展森林防灭火能力提升送教培训,通过培训与宣传,提高了基层护林员的专业技能,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森林防火,为守护绿色家园汇聚了更大的力量。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四川省雪山之巅户外运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余强

他从事户外协作20余年,从高山背夫、领队起步,组建高山协作队,2014年创立公司,创新开发了高山徒步、攀冰、露营等户外旅游项目。他积极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培养近800名村民成为高山协作队员,让村民学会了专业技能,接待登山者从最初的100余人增至4000余人,村民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他积极投身生态保护,累计开展10次以上“全覆盖、拉网式”高山垃圾清理行动,用脚步丈量了300余公里的险峻山脊,妥善处理上万个废弃瓶罐,清理卫生死角100余处。创新山地救援模式,近十年他率领队员开展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救援21次,成功营救22人,完成其他救援100余次。跨区域执行赛事安全保障任务,精准处理80余例伤情,全程零失误。开展应急演练、安全教育培训40余场次。他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包括助学、捐物、关爱老人等,并组织12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40次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超7500小时。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四川华电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 周鹏

扎根川西高原十一载,他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奋斗姿态,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践行初心使命。在金川县红卫桥、俄日水电站建设关键期,他坚守现场200余天。顶着零下20℃严寒,自主研发高海拔机组快速并网技术,实现2座电站180MW 6台机组15天全容量并网,刷新行业速度。在阿坝州首个200MW“光储”项目设计中,他运用“全周期适应性管理”理念,建立三维选型模型,攻克昼夜温差45℃下的设备稳定难题。在红原安曲项目中,他首创构网型储能与高原电网协同控制模型,在红原安曲项目实现技术突破,使光伏电站具备自主调频能力,填补了四川省构网性储能技术空白。推动川西地区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26%,阿坝州电网调峰能力提升40%,解决了12万牧民的用电难题,为当地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核心支撑,彰显新时代劳动者担当。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阿坝州汶川县漩口镇震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蔡继友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年来,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在民生实事中彰显担当、在乡村振兴中开拓新局、在乡村治理中创新实践。他积极筹集资金修建拦砂坝、蓄水池,让震源村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得到根治。做好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文化阵地、硬化产业道路等工作,开展全域无白色垃圾整治行动,让村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他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抓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与正大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设生猪养殖场和水培饲料加工坊,助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至1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从“空壳村”到“示范村”的跨越。他建立“党员入网格”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党员包巷长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余件,实现全村15年“零治安案件、零群体纠纷”。带领震源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四川红叶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副主任、水电工程师 李波

作为一名水电人,她始终以“严、细、实、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综合管理、技术创新、生态保护等多岗位勤耕不辍。她牵头制定“终身学习”培训体系,通过“内部导师制+外部专家课”“理论学习+现场实操”等多样化方式,组织开展各类培训50余场,推动建立“老带新”结对机制,带动20余名年轻职工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牵头创建小水电创新工作室,以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等促进新技术转化为安全生产力,近三年完成中高水头水轮机过流部件抗泥沙磨损研究与实践、“毕棚沟一级、二级电站增容改造水轮机转轮、喷针及相关部件研制”项目实施、梭罗沟电站机组导叶位移传感器研究与改造实施应用等数10项创新,年增发电量1500万kWh,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优化人力,节约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为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25年,她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1号炉一班班长 张平

他长期坚守在生产一线,用辛勤和汗水诠释着劳动者的担当。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冶炼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熟练掌握了冶炼炉的操作技能。在他的努力下,1号炉冶炼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0%以上,冶炼电耗指标显著下降,多次突破最佳电耗纪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24年,面对工业硅行业发展新变化,他带领班组成员深入分析问题,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整,成功优化了原料配比和冶炼工艺。他积极参与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公司降本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主动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新员工,通过“传帮带”,耐心指导新员工掌握冶炼技能,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他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为困难职工群众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茂县新纪元电冶有限公司保卫科科长 蒋永兵

他扎根高海拔民族地区工业生产一线,以“守护安全、服务发展”为己任,在安全生产管理、应急抢险、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牵头制定“班前隐患排查、班中定点巡查、班后复查整改”的网格化巡查制度,带队年均开展安全巡查300余次,整改隐患380余处,助力企业连续10年保持“零重大安全事故”纪录。2024年“7·23”土门镇特大暴雨,他组织全员24小时轮岗值守,冒雨疏通排水沟渠3公里,加固防洪堤坝2处,成功化解厂区漫灌险情,保护了价值8000万元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他推行安全生产流动红旗竞赛机制,组织开展安全技能培训80余次,充分激发职工“比学赶超”意识。他积极组织职工参与地方抗洪抢险10余次,组织义务治安巡逻120余次,开展防灾减灾演练5次,联系帮扶困难群众17户,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黑水县智选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清运组组长 苏郎彭初

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十几年如一日,不畏严寒酷暑,不论周末假期,始终和班组成员们坚守在环卫一线,确保垃圾清运工作做到四个一样:检查与不检查一样、节日和平常一样、繁华地段和城乡接合部一样、雨天和晴天一样。他自觉学习业务知识,主动钻研操作方法,成为组里的“技术能手”。凭借多年经验与敏锐观察力,他总能合理规划清运路线,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垃圾及时清理,在清晨到来时还城市一片整洁。作为组长,组员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指导帮助新同事熟悉工作流程,积极调解组员在工作中的矛盾。在他的带领下,清运组成长为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队伍,多次获得单位表彰。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垃圾分类,带动越来越多居民加入环保行列,为黑水县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2025年,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