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右)正进行市场询价工作
“今天这伙食简直是下饭神器,我能干三大碗!”
家乡回锅肉、辣子鸡丁、虎皮辣椒、西红柿炒鸡蛋……连日来,川中油气矿行政事务中心机关食堂每天变着花样的菜品,总让员工们眼前一亮。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2022年以来,川中油气矿行政事务中心不断探索、创新,紧扣管理服务品质提升,着力于打造 “七个食堂”,即:“精品食堂”“放心食堂”“健康食堂”“美味食堂”“文明食堂”“温馨食堂”“智能食堂”。通过七位一体打造推进,努力争创区域级一流员工食堂,让职工吃到“家常菜”,感受“家味道”,不断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足感。
早晨7时,天刚微亮,笔者跟随川中油气矿行政事务中心食堂管理员李渊来到机关食堂。随着食材运输车辆缓缓驶入,他一天的工作从严格的“三方验收”开始了。
“食品安全必须严格把关。”李渊的验收流程极为严格---检疫证明、生产日期、新鲜度、分量,每一项都要反复核对。他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十几本登记簿,从肉类检疫到餐具消毒,所有细节都被详细记录。
“正是采购、验收、清洗、切配、烹饪、留样、餐具清洁、环境消毒这8道流程的严格把控,才构筑成食材卫生安全的防控体系,让员工吃得放心。”李渊如是说。
上午9时,验收工作结束后,李渊开始核对当天的采购清单和库存记录。
“既要让员工吃得好,又要控制成本。”这是李渊的管理信条。通过“菜品喜好率动态监测”,他精准调整菜单,减少浪费。三年来,食堂的“光盘行动”成效显著。
中午11时30分,午餐高峰时段,李渊的身影穿梭在打菜窗口、后厨和就餐区之间。他一边观察出餐速度,一边随机询问员工:“今天的菜合口味吗?有什么建议?”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员工反馈。
为丰富菜品种类和提升食材烹饪技术,李渊多次组织厨师团队与周边兄弟单位,开展特色菜品的互动交流,把富有地方特色的经典菜品引入工作餐,目前菜品库已达300余种。
下午1时,员工用餐结束,李渊和后勤组的员工才开始端起饭碗。
“今天西红柿鸡蛋比较受欢迎。”“绿豆汤需求上涨。”看似闲聊的对话,都是他们靠“最后一口饭”观察出的细节。吃饭间隙,李渊还翻阅着笔记本,上面还写满了各类食材的营养成分。
“明天有大型会议用餐人数100人……”下午3时,李渊接到通知后,立马联系相关人员:“刘师傅,明天有大型团队用餐,一起商量下菜品的种类及搭配。”一番忙碌后,又到晚餐高峰时段。
“你好,取包子”,傍晚5时30分,小李拿着线上预订记录1秒取餐,她感叹道:“原来买个包子馒头要排十几分钟,排到还不一定买得到,自从有了‘智慧食堂’APP提前预订,再也不用排队了。”
“检查燃气开关、菜品留样、后厨环境卫生”,直到大厅用餐人已所剩无几,李渊便开始了每天的例行检查。他一边检查一边念叨:“要是每天不检查一次,觉都睡不好!”
正是因为李渊和后勤团队不断进取的态度,行政事务中心机关食堂先后荣获“遂宁市营养健康食堂”“2024年度助力营养健康,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先进单位”,荣获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我为员工办实事”十大成果,连续多年让员工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2025年,川中油气矿打响高质量上产1300万吨的攻坚战,川中油气矿行政事务中心机关食堂始终秉持“最好一餐在食堂”的服务理念,将坚持把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保障员工“舌尖”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员工攻坚上产提供贴心后勤保障,让员工有更多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