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消费场景广元昭化区:家居产业实现绿色认证“零”突破宜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三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仁寿:高速驿站变身文旅“新名片”2025“数商兴农”进四川暨惠民惠企活动在广安启动攀枝花米易携手四川省农科院共建“一院三中心”绵阳新增5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南充高坪区:商户入驻智慧315平台 消费者指尖完成维权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0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7

仁寿:高速驿站变身文旅“新名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游客在文宫服务区选购仁寿枇杷 资料图

本报讯(刘聪赵攀)在蓉遵高速成仁段的文宫服务区,一场关于高速服务区的“华丽变身”正在上演。这里不再只是旅客匆匆歇脚的驿站,而是融合非遗文化、农特产品展销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仁寿风物走廊”,成为展示地方特色、助力乡村振兴的文旅新场景。

日前,笔者走进文宫服务区,“仁寿记忆”系列专柜格外引人注目。百年梨乡曹家的梨膏、市级非遗“张三芝麻糕”、传统糕点“赵老师麻饼”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让过往旅客驻足选购。“以前服务区只是临时休息的地方,现在能买到地道的仁寿特产,还能感受非遗文化,停车休息变得更有意义。”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赞不绝口。

2024年,文宫服务区农特产品销售收入突破10万元,初步验证了“服务区+农特产品”模式的可行性。今年“五一”假期,服务区累计接待车流量4.31万辆次,日均客流达2.62万人次。在枇杷采摘季期间,服务区特别设置的展销专区助农销售枇杷30.52万元,让“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随车流远播。

服务区运营方通过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将单一的购物场景升级为“地标农产品+非遗传承+老字号技艺”的生态链,打造“微型仁寿博览馆”。竹编、“川味打卡魔方”等文创产品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旅客的文化体验。“我们的目标是让服务区成为仁寿农特产品永不落幕的展销会。”服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蓉遵高速服务区将持续深化“服务区+”模式,开发“服务区+景区”融合窗口,推动更多“仁寿味道”通过高速路网走向全国,让高速驿站真正成为地方文旅的“移动窗口”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