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王小婧(右二) 受访者供图
“看到险情解除,老百姓回归正常生活,我们就放心了。”7月8日,刚结束三天汛期执勤任务的王小婧刚回到工位上,又马不停蹄地整理老旧小区改造的任务安排。
今年36岁的雅安市天全县城厢镇龙湾社区支部委员会副书记王小婧,每天和老百姓打着交道,大到将党的方针政策精准传递,小到解决“鸡毛蒜皮”的小事……扎根基层一线6年,王小婧在社区治理的方寸天地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用创新破解难题。
爱岗敬业 争当基层治理的“排头兵”
“只要是分内的事,都要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去做好。”这是王小婧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2年“五一”假期刚过,她就碰到一件棘手的事情。
龙湾湖小区住户因物业费用过高、服务不好等问题,与物业和开发商产生了种种矛盾,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作为联系龙湾湖小区的主要干部,面对这个“烫手山芋”,王小婧主动担当作为,结合“民事共议、遇事共商、难事共办、成事共享”议事协商机制,在龙湾湖小区探索建立了“社区党组织+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管理体系。
起初,居民们大多抱着观望甚至怀疑的态度,“说了这么久的问题都没解决,这次能成?”当王小婧带着社区干部逐栋楼走访,把居民代表请进会议室,第一次召开居民议事会时,现场的氛围慢慢变了---有人大胆提出质疑,有人直言:“我们不要物业,自己来管理”,也有人小声嘀咕:“要是真能解决,以后有事咱们都积极配合。”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这样的议事会、矛盾调解会开了10场次。渐渐地,居民们发现,曾经“踢皮球”的问题有人协调处理了,说了“很多次”的诉求有了解决办法,甚至连堆满淤泥的小区景观池也开始发生变化了。最让大家意外的是,新物业进场后主动对接小区业委会,大家坐在一起商量起了“怎么让小区更舒服”。
现在,走在龙湾湖小区干净整洁的步道上,居民们的脸上多了笑容。79岁的李大爷每天早晨出门散步,逢人就说:“以前下楼遛弯到处都是车,一点都不安全,现在车全部开出去了,绿化也恢复了,看着心情都变好了!”年轻妈妈李女士在业主群里发了段视频,内容是小区景观池经过打造后,变得干净、漂亮,孩子们在这里追逐嬉戏,“以前总想着换房,现在这小区越变越好,谁舍得走?”
从“矛盾不断”到“和乐融融”,龙湾湖小区的蜕变不仅让环境焕然一新,更让居民们真切体会到,只要“有事好商量、遇事多搭手”,再难的问题也能变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动力。在王小婧和居民的努力下,如今的龙湾湖小区,被评为“雅安市最美小区”。
勇于担当 争当服务群众的“先遣军”
王小婧始终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行动准则,在服务群众中展现出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
“马上要过年了,这满地油污可怎么做生意啊!”2023年初,正在辖区开展“温暖过冬”安全排查的王小婧路过一家串串香店,老板连忙向她诉苦道。
原来,该片区下水管道因年久老化且管道设计窄小,加之附近经营串串香和火锅的商铺众多,连同居民生活污水一并排入下水道,导致下水管道堵塞严重,污物外溢。
在了解到排放油污的三户商家对清掏下水道的费用没有达成一致,导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这一情况后,王小婧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领导,并经过多方走访,积极联合镇政府、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和市政公司工作人员,多次组织三户商家协商清掏费用,并联系专业疏通人员,将管道彻底清理疏通完毕,为居民解决了一大难题。
“新时代的社区工作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作为基层宣传先锋,王小婧和同事们创建了“网格化+志愿服务”体系,建立“红马甲政策宣讲队”,针对群众关注的就医保障、养老服务等政策,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入户三必访”行动,悉心解读政策;针对老年群体就医难问题,建立“健康直通车”服务机制,联合天全县人民医院、天全县中医医院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年均服务老年人300余人次;开设“四点半课堂”和暑期成长营,联动高校志愿者开展课业辅导、安全自护培训40余次,让不同年龄的居民找到归属感。
“劳动不仅是埋头苦干,更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小社区’打造成‘幸福共同体’。”在获得2025年省劳动模范的荣誉后,王小婧表示,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作为基层工作者,我深知,每一项民生政策的落地、每一次群众诉求的回应,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正是我们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底气。”
在天全县的街头巷尾,王小婧的故事还在继续,如同一朵绽放在基层的铿锵玫瑰,用坚守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