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刘佳怡)7月14日,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正式对外发布《成都世运会期间暨“七下八上”关键期防地灾保安全守底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化细化地质灾害“防、治、救”各项工作,确保成都世运会安全成功举办和全省安全度汛。
《方案》指出,成都世运会正值我省“七下八上”防灾关键期,历来是地灾多发高发时段,加之今年汛期我省气象年景偏差、极端气候频发、旱涝急转风险突出,地灾防范形势严峻复杂。据初步统计,近10年全省7至8月平均发生地质灾害1707起,占全年的63.8%。
《方案》聚焦责任落实、重点区域、预警响应、防范重点、突发灾害、跟踪问效六个方面,明确十五条硬措施。发布暴雨预警、地灾预警及强降雨时段,县乡挂联干部、包保干部要下沉一线、靠前指挥。“沟长制”试点市(州)于7月20日前在当地主流媒体公示山洪泥石流沟相关责任人员名单,并高效有序运行山洪泥石流沟长制,提升山洪泥石流风险精准防控能力。采取“省级专家重点区域蹲点驻守+驻守支撑队员一线前置+局院集团所属队伍区域联防”的模式为基层提供地灾防治专业技术指导支撑。
成都世运会期间,实行预警“日调度”制度,市、县地灾防指领导调度值守,“点对点”指导基层精准落实防范措施;省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下沉一线指导;市、县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本行业领域防灾责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暗查暗访。对于发现的问题,各级地灾防指要“点对点”移交并督促责任部门(单位)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整改落实闭环管理。
7月15日至31日,开展“拉网式”保世运防地灾隐患专项排查;主汛期降雨时段,加密全省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动态“三查”;赛事期间,对赛场馆(赛道)及周边区域实行“一日一排查”,坚决做到隐患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8月7日起至17日,严格执行提级响应,上调一级落实预警响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