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服务“立体网” 构建和谐“幸福圈”为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巴中市总工会赴山东走访慰问巴中籍农民工绵阳市总工会传达学习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广安市广安区总工会举办应急救护员培训班眉山彭山区暑期课堂用艺术疗愈青少年心灵中交锦上项目部举办工程测量技能比武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1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23

织密服务“立体网” 构建和谐“幸福圈”

——宜宾南溪区总工会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掠影

李海 刘亚楠/文 南溪区总工会供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早上8 时,南溪区仙源街道江屿社区工会驿站已在运转。外卖骑手张师傅接单前习惯来这里接杯热水,顺便在“南事通”终端机上查询最新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以前遇到劳资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服务站能直接联系工会律师。”他指着桌上律师工作座牌笑着说。这样的场景,是南溪区总工会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溪区总工会以“五个坚决”为指引,通过网格治理、数字平台、多元调解“三驾马车”,着力织密服务职工“立体网”,构建15 分钟和谐“幸福圈”,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0 余起,挽回经济损失400 余万元,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勾勒出劳动关系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联合区法院、区工商联等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联合区人社局、区司法局到裴石镇开展“法治体检”活动

开展送法进驿站活动

工会律师在帮扶大厅值班

织网·全域覆盖  让服务触角无处不在

“多亏网格员老陈帮忙,公司拖欠我的工资终于到账了!”某某私房菜餐饮公司服务员蒋先生口中的“老陈”,是南溪区仙源街道江屿社区工会网格员之一。为了全域服务职工群众,南溪区总工会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工会网格服务体系,设置“区-镇-社区(村)-片”四级网格319个,配备工会网格员196名,主要承担处理社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诉求、宣传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政策法规等日常工作。

主动融入“南事通”平台,将新就业群体一键入会、就业指导、维权帮扶等纳入系统功能管理,借助“南事通” 的调度工作直接推送至责任部门,实现“职工点单-工会派单-部门接单-网格员跟单”的闭环管理。实现一员多能、专兼结合,让工会网格员队伍多渠道发挥作用。办理职工转会、入会、解决劳动纠纷、法律咨询等422件,办结率达98.8%。

翻开南溪区工会阵地分布图,一组数据尤为亮眼:全区共建成81个职工之家示范阵地(其中全国级5个,省级19个),63个工会驿站(其中全国级2个,省级6个)配备饮水机、法治角、医药箱等服务设备设施,另有21个维权服务示范站(含3个驻外职工维权点)。

今良造酿酒公司工会阵地建设堪称标杆,其打造的职工法律维权服务示范站,除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外,还常态化开设读书兴趣班、摄影培训等特色课程。“站点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班组同事一有空都爱往这儿跑。”酱酒酿造车间行车工肖某开心地说道。

数据显示,在南溪区,类似的职工服务站点已组织开展“愉悦情绪·职工舞蹈”、“仙源书法课堂”、安全技能提升等培训70余场次,举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行动”“手工扎染亲子活动”等活动50余场次,服务职工6000余人次。

解扣·多元共治 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4年第三季度的工作专班会议上,区网信办通报了某企业欠薪的情况。由区委相关单位、区总工会等12个单位组成的专项工作组立即启动联动机制,48小时内促成企业与职工达成调解协议。“这种‘专班+例会’模式,能第一时间掐灭矛盾火苗。”专班副组长介绍,在多单位联动处置的“安全阀”机制下,已推动7件维权案件快速处置,发放补助经费3.26万元。

每周二上午,律师吕某某都会准时到仙源街道江屿社区工会驿站坐班值守。她是区总工会外聘的4名专业律师之一,与135名劳动法律监督员、68名工会信息员共同组成维权团队。通过“集中授课+线上学习”方式完成200余人次培训,“去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开展‘法治会诊’15次,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2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10份,消除6个用工风险隐患,实现法律服务下基层、进企业、入班组、到人心。”南溪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的话语,透出由衷的欣慰。

“依托4名律师和多个维权团队形成的‘4+N’维权机制,确保了专业力量下沉一线,给企业和职工戴上‘法治护腕’,为有效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重要支撑。”南溪区总工会法保部负责人的话一语破的,“让企业知法守法,让职工懂法用法,让社会尊法护法,这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基础最有效的做法,我们将不断深化、长期坚持。”

一边是法律维权力量的一线工作,一边是“一函两书”制度的深入推进,让职工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企业运行更加规范。

在某食品加工企业,工会发出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促使公司补缴了12名员工的社保。“‘一函两书’制度不是找茬,而是帮企业规范用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中心负责人表示,该机制运行以来,14起劳动争议通过“商调裁诉援执”多元化解平台得以解决,为职工追回损失217万元。

聚力·润物无声  让法治成为日常习惯

5月28日,南溪区总工会联合南溪区法院、区工商联、经开区管委会分别在四川陈塘关文旅集团、南溪徽记食品公司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讲解等形式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法治需求,提供法律法规宣讲、答疑解惑、指导化解矛盾纠纷等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同时向企业发放工会法、《劳动维权十解》等法治宣传资料100余份。

在南溪区,这样的“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活动已举办6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覆盖10000余名职工。

为了不断深化基层治理,南溪区建立专项激励补助制度,通过“案件补助+兼职增补+社会保障”报酬机制,有效激发基层发现、汇总、上报矛盾纠纷线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对社区工会信息员提供的重要信息给予每条50元至300元不等的奖励,共兑现激励资金0.2万元。“去年,我因为上报了一条线索得到奖励100元。”仙源街道工会信息员小李去年因上报某工地欠薪线索获得补助。这种“案件补助+兼职增补”机制,极大调动了基层工会干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从196名工会网格员的奔走身影,到135名劳动法律监督员的法治坚守,南溪区总工会用一组组扎实数据证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命力,正蕴含在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节里。正如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肖志强所说:“职工满意的笑脸,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