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立(中)与学生交流分享 受访者供图
“不要为了教育而教育,教育不是灌输,教育是点燃、点亮。”近日,在成都崇州市明湖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中立的办公室里,获评2025年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的他,道出了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感悟。办学四年来,刘中立带领团队将这所新建学校打造成了教学质量领先、学生全面发展的示范校,教学成绩连续三年稳居当地第一,成为崇州教育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新星。
走进明湖中学,校园里生机勃勃:百余棵果树在季节交替中绽放生命活力;萌宠乐园和锦鲤池塘成为孩子们课间的好去处;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彰显着“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刘中立回忆道,2021级4班同学将学校果树结的第一颗柚子摘下来送到他的办公室,真诚地对他说:“感谢您为我们班的付出,为学校的付出。”这句朴实的话语让他感动至今。
“以前我在乡镇中学任教,受理念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三个一’教学模式。”刘中立回忆起职业起点时十分感慨,他坚定地告诉记者,“理想的教育一定是学生有梦想、教师有归宿、学校有温度。”
“同学们,翻开书找到函数这一章节……”采访期间,刘中立还去上了一节数学课。留在教学一线,是刘中立从事管理岗后仍在坚持做的。每周三节数学思维拓展课,涵盖七、八、九年级,每学期更新自编教程,这在崇州当地是少见的。
“有的领导走上管理岗位后无法兼顾专业发展,专业能力逐渐下降,无法真正理解一线教学需求。只有真正走进课堂,才能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坚持。
更令人敬佩的是,年近50岁的刘中立还坚持每天陪学生跑步1200米。“只要不出差、开会,不下雨,我都这样坚持。”刘中立告诉记者,通过陪跑不仅能用实际行动感染、激励学生,还能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
“有一次,我在学校操场听见学生对跑步圈数有意见,我们立即召开了论证会,最终将跑步圈数由原来的五圈降为三圈,学生非常开心,跑步锻炼也心甘情愿了。”刘中立说。
“我们不想培养心里只有分数的孩子。”刘中立道出了其教育的理念,“学习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听讲3天后知识保留率只有5%,而教授他人则能让学习效果最大化。”于是,他们在课堂上创新推出“小老师”模式。此外,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校园“吉尼斯”纪录、摄影展、管乐团、非遗文化进校园……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展示的舞台,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健康、优雅、灵慧、大气。”刘中立说。
获评2025年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后,刘中立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接下来,我将把表彰大会精神传递下去,继续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辐射引领,深化课程建设。”展望未来,刘中立希望把自己多年来的办学经验辐射到包括乡村学校在内的崇州更多学校。
站在校园里,望着朝气蓬勃的学生们,这位教育者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用教育舒展生命,也用生命诠释教育的真谛,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展现新时代先进工作者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