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6月1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治蜀兴川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为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呈现全省各级工会助力全省文旅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显著成效,本报特推出“文旅融合新动能·工会在行动”专栏,展示工会工作与文旅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
广安南站工会驿站 记者刘满摄
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四川工会驿站以星火燎原之势遍布巴蜀大地。从交通枢纽到旅游景区,从商业中心到交通要道,这些“暖心驿站”不仅为户外劳动者筑起温馨港湾,更成为提升文旅服务质量的重要支点。记者近日走访四川多地,探寻这些“小驿站”如何释放“大能量”,为四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暖心”力量。
交通枢纽筑“暖巢”:让城市更有温情
7月22日中午,广安南站出站的人流熙熙攘攘。在出站口旁,一座81平方米的工会驿站瞬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工会志愿服务站”的标语格外醒目,拖着行李箱的游客、身着制服的环卫工人、等待接单的网约车司机在此进进出出。驿站内,饮水机前正排着队,拖着行李的旅客正坐在沙发上给手机充电,按摩椅上还有几位劳动者在闭目养神……
“广安南站日均客流量超万人次,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和来往旅客集中,这个工会驿站使用率极高。”广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24小时工会驿站,它不仅能为忙碌奔波的网约车司机以及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多暖心服务,还能为来往旅客提供工会服务。
在攀枝花,不仅在景区、交通站点建设工会驿站,配备冰箱、充电器、饮水机等设施,同时探索“工会+公安”驿站共建共享共治模式,为户外劳动者和游客提供便利和服务。
在攀枝花火车南站,“花城港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深受广大户外劳动者和旅客欢迎。这个投入14万元打造的五星级工会驿站,巧妙融入了攀枝花阳光花城的文化元素。站内的按摩椅总是“供不应求”,医药箱里的应急药品和书架上关于攀枝花旅游的指南都在无声诉说着“娘家人”的细致考量。
该驿站不仅深受户外劳动者青睐,也受到许多进出站旅客的好评。在驿站的意见簿上,有不少旅客留言:“出差手机没电了,门口玻璃上写了可以充电,我便进来充电了,这个爱心小家确实很有用”“今天来攀枝花旅游,第一次体验到这么温暖的服务,还有按摩椅可用,赞”……
据介绍,该驿站自2023年5月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服务户外劳动者和进出站旅客10万余人次,每逢节假日联合文旅局和团区委设立志愿服务点,为旅客提供旅游咨询和旅游宣传,共计提供宣传资料和咨询2万余次。
景区内外添“暖点”:让游览更添惬意
景区是文旅消费的核心场景,工会驿站的布局延伸至景区内外,为游客带来“旅途中的温暖”,也为景区服务提质增效。在四川的名山大川与热门景点间,工会驿站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文旅配套”。
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是318国道进藏第一关,运输的车辆和自驾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恶劣的高原气候给户外劳动者和过往旅客带来诸多挑战。为此,甘孜州总工会与康定市公安局共同建立了折多山户外工作站,该驿站不仅为警务人员提供了公共休息区,更成为过往旅客、货车司机的“避风港”。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驿站空间不大却“五脏俱全”,饮水设备、充电插座、休息桌椅、各类书籍及应急医药用品等设施设备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配备了两台弥漫式制氧机以及可供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氧气瓶,可为户外劳动者和游客等人群解决吸氧问题。
“吸氧半小时,救我一命。这份温暖,终生难忘。”一位从辽宁骑行进藏的游客感动地说道。为此,他还特意寄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现在,这面锦旗就挂在折多山户外工作站的休息室内。据了解,在甘孜州,修建在高海拔地区的工会驿站有300余个,提供吸氧服务的工会驿站有20余个。
在自贡方特恐龙王国景区,工会驿站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活泼风格。约80平方米的“歇一稍”方特恐龙王国驿站分为两层,明黄色的圆柱形书架上摆满儿童读物与文旅书籍,柔软的沙发区适合家庭游客休憩,“妈咪宝贝”专区为带娃家庭提供母婴用品,按摩椅、跳绳、象棋等设施则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
这个驿站通过精心设计的景观和设施,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休息场所,还为游客提供着暖心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自贡恐龙文化的独特魅力。
“带孩子玩了半天特别累,在这里能喝口热水、给手机充上电,孩子还能看看绘本,太贴心了。”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女士说。
与此同时,在成都市的春熙路、达州市的巴山大峡谷、广元市的剑门关等景区,工会驿站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结合景区特点,不仅为景区工作人员和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休息、饮水等基本服务,还填补了景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空白,成为展现地域文化的窗口。
交通要道设“暖站”:让旅途充满温度
在漫长的旅途中,交通要道的服务保障至关重要。四川各级工会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单位,在国道沿线、加油站等建设的工会驿站,形成了覆盖全域的“温情接力网络”。
凉山州总工会以服务惠民为宗旨,打造全域全时旅游温馨港湾。在邛海、泸沽湖等核心景区和交通要道布局“工哩啦”工会驿站,配备基础服务设施设备。据统计,2024年凉山州全州工会驿站接待游客39万余人次,提供应急品430余份。
“工哩啦”海南加油站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坐落在108国道与245国道交汇处,这个被花草簇拥的仿古凉亭式驿站,正是凉山州总工会与中石油凉山公司合作共建而成。
“这里可以为执勤交警、环卫工人、园林绿化工人、网约车及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和来往旅客提供免费的服务,欢迎大家进来坐坐。”该驿站负责人说道。据统计,凉山州总工会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单位合作,已在44个加油站建成了工会驿站。
在遂宁向山路加油站,工会驿站则向综合性服务升级。除提供基础服务外,驿站增设了休闲书吧、休息室、洗衣房、沐浴室等功能区,不断提升加油站工会驿站综合性服务能力,为广大户外劳动者和来往旅客营造便捷舒适的休息场所,提供24小时在线“不打烊”服务。
这些分布在交通要道的工会驿站,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公路串联起来,形成了贯穿城乡的服务链条。它们不仅解决了户外劳动者的实际困难,更让公路旅行的过程充满温暖与关怀。
翻阅四川工会驿站的“服务地图”,四川各地不同类型的工会驿站,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服务于文旅发展。它们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温暖与关怀,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投身于文旅服务工作中,同时也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文旅体验,成为四川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川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省总工会将着力做好“提升1.1万个工会驿站服务能力”民生实事工作,推动各地驿站提质增效,加大驿站升级改造力度,重点帮助基础薄弱驿站补短板,同时兼顾中游驿站强化功能和优秀驿站进一步发展创新,力争实现驿站工作整体能级跃升,努力为四川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记者手记:
在走访途中,记者常被这样的瞬间打动:折多山上游客吸氧后舒展的眉头,方特恐龙王国驿站里孩子阅读时的笑脸,国道边司机接过热茶时的道谢……这些画面印证着一个道理---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就藏在这些关乎民生温度的细节里。当“诗与远方”遇见“工会温度”,其产生的化学反应正持续为四川文旅注入动人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