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DCS中央控制系统实时掌握生产情况 记者刘满摄
7月21日下午,川东大地暑气正盛,位于广安华蓥市的四川华蓥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区却少见工人穿梭的身影。中央控制室内,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水泥生产画面,操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完成整条生产线的精准调控。这座始建于1994年的老牌水泥厂,如今已蜕变为拥有“数智大脑”的先进智能工厂,在《四川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川华蓥西南水泥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管理,近年来,历经多次升级改造,开启了智能化转型加速度。走进厂区,整洁有序的生产车间颠覆了人们对水泥厂粉尘弥漫的传统印象。“现在,我们公司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魏宝健介绍道。
智能中枢:让生产数据“说话”
在中央控制室,一套集成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DCS中央控制系统正在高速运转。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系统如同工厂的“数智大脑”,实现了从矿石开采到水泥发运的全程自动化控制,确保生产系统高效、安全、稳定。显示屏上,实时刷新的生产参数、设备状态、能耗数据等一目了然,如同大脑神经元般形成复杂而有序的网络。
“这个‘数智大脑’核心的能力是让数据‘说话’,通过智能化管理,我们能够实时监控生产数据、优化生产参数、预测设备故障,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实现了对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实时监测控制,促进了绿色生产。”该公司生产部主任工程师李云成介绍道。公司建立的以DCS系统为核心的智能管控平台,涵盖了生产管控、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多个模块,可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利用。生产管理人员可通过中控大屏等可视化工具,实时掌握生产情况,及时做出决策和调整,提高了管理效能。
智能渗透:从配料到巡检的全流程革新
在这个智慧工厂,智能化的触角已延伸至生产的每个环节。原料配料车间,智能配料系统通过精准算法实现最优配比。系统通过物料计量与输送、数据分析与处理、智能控制算法、监控与报警功能,实现最优配比模块和智能输出,从而降低水泥成分的标准偏差、资源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以前配料靠经验,现在靠数据,不仅质量更稳定,还能减少原材料消耗。”李云成说。
在安全管理方面,该公司运用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流程化、智能化。据该公司生产部高级技工李林洲介绍,通过设备运行机理分析,系统可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大幅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巡检效率、故障诊断效率和诊断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智能制造水平。
“全厂区共有121个智能摄像头实时监测厂区安全状况,系统能自动识别不规范操作并报警,大幅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李林洲介绍道。自该系统运用以来,公司安全管理从“被动监督”演变到“主动监控”,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绿色效益:能耗下降与产业升级的双赢
这场智能化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推动了绿色转型。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了水泥生产的智能化、标准化和绿色化。特别是在绿色生产上,通过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及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能耗管理,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未来我们将持续发力智能化和绿色发展。”魏宝健表示。公司计划构建数字孪生、智能调度、无人化智能模块,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发展。特别是在绿色发展方面,部署能源管理平台,做好能源优化,强化环保技术研发,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从传统水泥厂到智能工厂的蜕变,四川华蓥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智慧工厂的实践为高耗能行业转型提供了生动样本。这场静悄悄的变革证明,传统产业的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必答题。在显示屏幕上,实时更新的能耗曲线持续走低,见证着这家老牌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