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桥横云天迎接每一轮日出,路通城乡连接每一个朝暮,跋山涉水是我不停的脚步,畅美蜀道是我一生的追逐。”7月16日,第二届中国合唱大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的璀璨灯光下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80余支合唱团、近万名歌者汇聚于此,以声为桥,以歌会友。当蜀道集团职工合唱团的名字被宣布获得国家级二级荣誉时,合唱团成员紧紧相拥---这不仅刷新了集团在全国性职工文艺赛事中的成绩高度,更在国家级艺术殿堂刻下了蜀道人精神的铿锵印记。
“这不仅是对我们合唱表现的肯定,更是对蜀道人精神面貌的一种认可。”回忆起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合唱团成员、蜀交商贸公司刘竞蔚仍难掩激动。
时间回到5月初。“集团下发了专门文件招募合唱团成员,职工们都积极响应,有130余名职工参加了选拔。”蜀道集团工会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经过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团队三轮严格筛选,最终59名平均年龄约30岁的职工脱颖而出。这位负责人还特别提到:“实际上合唱团内60%至70%的职工都是业余的。”这群来自建设工地、办公室的技术骨干和一线员工,怀揣着共同的心声---“为蜀道发声、为职工争光!”
6月至7月的排练场,化作意志的熔炉。酷暑与暴雨轮番侵袭,周末的排练厅里没有空调,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衫,又被体温蒸腾。高强度训练让嗓子几近沙哑,身体疲惫不堪,成员们却无一人退缩。“哪怕嗓子哑了,也要继续开口练声;哪怕腿酸腰痛,也没人中途退出。”刘竞蔚表示,下班后加练至深夜是常态,回到家中往往已近午夜,次日清晨又准时集结---这些日子,他们如同重走精神蜀道,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韧,融入每个音符的精准与每句歌词的情感厚度。
同时,蜀道集团还为这支“职工军团”注入了专业力量。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刘党庆受邀对《蜀道人之歌》进行精心改编,四川音乐学院的教授团队则对成员们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从呼吸控制到声部协调,从咬字归音到情感表达,乃至眼神、表情、姿态的细微统一,一切都在反复锤炼中臻于完美。那反复打磨的十几二十次,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蜀道精神的具象诠释。
决赛舞台之上,当《你的旗帜》的深情咏叹与《蜀道人之歌》的豪迈交响在剧场回荡,蜀道人的精神图谱在歌声中徐徐展开。捷报传来,合唱团成员们既激动又自豪。这荣誉是汗水浇灌的果实,更是集团党委重视职工文化建设以及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团结协作的必然硕果。蜀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荣光不会止步于舞台:“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举办职工才艺大赛,届时邀请合唱团登台,让全体职工共同感受这份精神力量。”
当灯光渐暗,掌声平息,舞台下的蜀道人征程正长。正如刘竞蔚所言,这次经历是“一种精神的充电,也是一种使命的唤醒”。他们决心将舞台上的默契与激情带回各自的岗位,把“唱在舞台上的精神”,转化为“干在岗位上的行动”。立足新起点,蜀道人将以更加嘹亮的时代强音,唱响服务治蜀兴川、建设交通强国的工人伟力,在加快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服务型世界一流企业的壮阔征程上,续写无愧于时代的新华章。那舞台上的和声,终将成为奋进号角,响彻在蜀道人逢山开路的每一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