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温度”直达村口交通“流量”变身旅游“增量”巴中平昌:高温催热“清凉经济”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达州高新区助力企业轻装前行旺苍县全力保障毕业生档案转接工作顺利开展川中油气矿自主研制活动式合金防蜡工具成功应用成德多地实现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3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11

“民生温度”直达村口

仁寿:用一份建议破解留守儿童暑假难题

刘聪陈亮奇夏丽萍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孩子们在暑期托管班上手工课

暑假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曾是“看护难”的代名词。但在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棚村村,今年夏天却因一份人大代表建议变得不同---30个村(社区)的留守儿童在“家门口”的托管班里,收获了知识、友谊与陪伴,让这个夏天不再孤单。

“以前暑假,孩子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到处乱跑,我们在外打工特别担心。”家长胡德的话道出了众多留守儿童家庭的心声。今年,这一困境因市县镇人大代表高小花的建议迎来转机。

2024年11月,高小花在走访棚村村时发现,留守儿童普遍面临心理关爱缺失、假期安全无保障等问题。“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看护,更是心灵的陪伴。”2025年1月,她在眉山市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这份承载着民生关切的建议迅速落地。3月25日,眉山市民政局明确将“快乐小东坡·童伴托管”项目纳入年度工作要点,首批选取包括棚村村在内的眉山30个村(社区)试点, 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在棚村村的暑期托管班里,每天都有新惊喜。手工课上,孩子们用树叶拼贴出童趣画作;安全教育课上,学习防溺水知识;心理辅导课上,通过游戏释放情感。“我最喜欢绘画课!”9岁的王婉婷举着树叶贴画说,“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比一个人在家开心多了。”

托管班的课程表则“暗藏玄机”:上午以课业辅导为主,下午则是绘画、手工、户外运动等特色课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们不仅参与课程设计,还主动担任“义工”,维持秩序、护送孩子、对接家长需求。

“从走访收集民意到推动项目落地,我们全程跟进。”人大代表高小花说。为确保托管质量,人大代表们与社工机构反复研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节课。在开班仪式上,高小花特意赶来为孩子们加油:“希望这里成为你们假期的‘快乐驿站’。”

家长们的反馈印证了项目的成功。“孩子主动说想参加托管班!”“作业有人辅导,我们在外打工放心多了。”胡德的话代表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在棚村村的托管班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暑期的陪伴,更是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当一份建议转化为30个村的托管服务,当留守儿童的笑脸成为最好的反馈,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温暖的注脚。

大门“常开”、代表“常在”、实事“常办”。仁寿县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个“连心桥”,让民生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米”,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