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萌在赏花节上演唱 受访者供图
清晨的都江堰,薄雾还未散尽,半山腰的“半山茅炉”音乐农场已传来阵阵吉他声。46岁的兰萌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站在木质舞台上调试设备,身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几名早到的游客坐在藤椅上,端着清茶,静静等待他的即兴演唱。
“今天想听老歌还是原创?”他笑着问,手指轻轻拨动琴弦,一段熟悉的《盼红军》旋律流淌而出---那是刻在他童年记忆里的旋律。
兰萌的音乐启蒙,始于广元市昭化区柏林古镇的乡间小院。父母爱唱红歌,他耳濡目染,总跟着大人哼唱。初中时,他是校园文艺活动的“台柱子”,舞蹈、唱歌比赛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土墙。1997年,他考入四川省艺术学校,背着行囊走出大山,开始追寻更大的舞台。在艺校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表演和声乐。后来,他和几位同学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开启了“北漂”之旅。
“那时候在北京,住地下室,吃泡面,但觉得浑身是劲儿。”兰萌回忆。他和同学挤进剧组当群演,在烛光酒吧驻唱,从流行金曲唱到原创作品。后来,他成立传媒公司,参与《侠盗正传》等影视剧拍摄,还发行了20多首原创歌曲。然而,现实很残酷,2007年,兰萌因伤病回到广元创业,开办了一家木业家具厂。6年后,工厂因经营不善倒闭,他欠下一身债务。
因忘不了自己的音乐梦,2015年,兰萌来到成都,开启音乐和互联网之路。刚开始,为了积累创业资金,他在成都龙泉驿区蹬了一年的三轮车。“风吹日晒,但心里比做生意时踏实。”第二年,他抓住直播风口,在互联网上重拾麦克风。2017年,他创办了四川大蓝音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他的原创歌曲《兄弟干杯》火遍全网,30亿播放量的成绩让他一度看到曙光。2022年,他的第一间专业录音棚落地。如今,他拥有两间录音棚,还和好友在都江堰半山腰打造了“半山茅炉”---一个集音乐演出、创作、休闲于一体的农场。
午后,农场渐渐热闹起来。本地乐队来排练新曲,网红主播架起手机直播,游客们围坐在篝火旁合唱。兰萌穿梭其间,时而帮人调音,时而抱起吉他加入合唱。“这里没有明星和素人之分,只有爱音乐的人。”他说着,弹起《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的前奏,全场立刻跟着节奏拍手。山风拂过,歌声飘向远方的青城山脉,仿佛呼应着他46年起伏人生中从未熄灭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