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海精神”持续照亮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之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将于8月27日开始对外接待服务四川启动“蜀安行·护万家”2025安全应急文化比赛系列活动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1670万个华能集团水电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织密医疗保障网第九个残疾预防日宣传聚焦预防伤害致残全国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破8亿人次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42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25

四川启动“蜀安行·护万家”2025安全应急文化比赛系列活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 (记者骆寓言)8月22日,“蜀安行·护万家”2025安全应急文化比赛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这场为期近1个月的活动,将深入广元旺苍、内江资中、自贡大安、眉山丹棱四地,以寓教于乐的公益巡演、沉浸式应急课堂等创新形式,把应急避险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通过面对面、零距离的互动传播,切实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四川作为文旅经济强省,2024年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达11.97%,稳居西部首位。然而,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带来挑战---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过渡带,地震、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四川省应急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公众若缺乏应急技能,极易因恐慌导致二次伤害。”

2025年6月,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蜀安行·护万家”系列活动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可感知、可参与、可分享”的创新形式,让安全知识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收”。

该系列活动以“蜀安行·护万家”为主题,覆盖8月至9月,四地结合地域特色设计差异化体验,形成“一地一热点”的全域联动效应。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旺苍红军城,6支队伍身着红军装,手持“行军地图”闯关答题。徐向前旧址等革命遗址变身“应急课堂”,题目紧扣历史场景,由NPC现场出题。决赛结合历史影像设问,评委实时评分。参与者既能感悟革命精神,又能掌握急救、逃生技能,打造“红色教育+安全科普”省级标杆。

资中则以“山歌响起的地方”音乐广场为舞台,将应急知识编入山歌,举办安全科普音乐会。活动包含专题讲座、避险技能培训,并通过投影屏滚动播放地震、山洪等灾害演练视频。群众在音乐体验中,学习地质灾害预警信号、家庭火灾应对等实用知识,实现“耳朵享受+大脑充电”双收获。

依托乡村文化振兴竞演大赛,自贡大安区大山铺镇伍家村推出逃生绳结教学、家庭应急包DIY等互动区。参与者通过情境卡(如地震、火灾)自主配置应急物资,完成知识挑战可获印章奖励。活动同步编排短剧,还原农机事故、防溺水等场景,以“情境化训练+文化传播”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助力村民变身“逃生王者”。

而在眉山丹棱老峨山居,VR灾害体验屋模拟地震、火灾窒息感,强制装备科普区解析登山绳、头灯用法。实景演练包括落水救援、玻璃栈道索降等,亲子挑战赛融合答题与文创激励。更引入GPS定位追踪、无人机巡查构建“空地一体”防线,针对山地运动高频风险,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为“安全旅游”注入科技内核。

记者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了解到,此次活动通过“文旅搭台、应急唱戏”,实现三大目标:提升意识:覆盖数万群众,显著增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检验韧性:通过实战演练,验证基层应急资源调配与响应能力;树立标杆:打造可复制的“应急+文旅”融合模式,为全国提供四川经验。

从红色遗址到音乐广场,从乡村田野到科技展馆,“蜀安行·护万家”系列活动正以生动实践证明:安全与文旅并非对立,而是共生。当应急知识融入烟火气与文化味,群众收获的不仅是丰富的体验感,更是面对风险时的从容与底气。这场“史上最安全”的文旅大会,正在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写下新的注脚。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