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骆寓言)今年以来,四川省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稳步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主动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近日,四川省公布了五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旨在激励更多企业激发安全生产管理的内生动力,主动排查和整治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是四川省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通过激励员工主动发现和报告隐患,形成企业内部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以下是五起典型案例的详细情况:
案例一:自贡某气体工业有限公司
2025年6月9日,自贡某气体工业有限公司驾驶员陈某在卸液过程中,发现液氧储罐低温液体泵机异响,运行异常,随即上报公司。公司确认问题后第一时间安排生产部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按照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对发现问题的陈某奖励200元。
案例二:达州某油田
2025年5月18日,达州某油田三名员工在设备巡检时,发现中石油进站ESDV阀液压油丝堵渗漏液压油,经过现场风险识别,给ESDV阀造成自动关闭风险隐患, 从而可能导致中石油七里北来气、L701站场站场关断事件发生。三名员工立即找来内六角扳手、丝扣布对丝堵进行密封紧固,通过现场验漏观察后,不再渗漏,消除了中石油七里北来气、L701站场关断事件发生。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 对三名员工奖励500元。
案例三:宜宾市兴文县某爆破公司
2025年3月25日,宜宾市兴文县某爆破公司一名员工在库区例行巡查过程中,发现库区外围的竹子被大风吹倒,压在了库区电子围栏上,存在入侵报警系统损坏的安全隐患风险。该员工发现隐患后立即向公司报告。公司随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及时移除压在电子围栏上的竹子,并对电子围栏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由于隐患发现及时,后续处置得当,快速消除了安全隐患。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给予该员工表彰,并发放现金奖励300元,鼓励员工持续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库区安全巡查工作。
案例四:四川盛昊钣金制造有限公司
2025年2月,四川盛昊钣金制造有限公司员工程某在工作中观察到,用于吊装板材的专用吊具六个吊耳中有三个吊耳的连接螺丝松动,接近掉落状态,报告了生产部经理,该隐患经证实后及时得到处理。程某凭借其高度的敏锐性,有效规避了可能发生的危险。根据公司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对程某奖励50元,年终给予突出事项奖励200元。
案例五:宜宾市兴文县某建筑公司
2025年2月26日,宜宾市兴文县某建筑公司一名员工在现场作业时发现外墙班组在进行吊篮作业时,未按规范设置警示线。这一违规操作对现场作业人员及进出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该员工第一时间向公司工程部报告相关情况。公司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外墙班组暂停施工作业,迅速划定警示区域,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依据公司管理规定对外墙班组进行处罚。鉴于隐患发现及时、后续处置措施得当,成功避免潜在事故发生,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奖励该员工200元,并在企业内部会议上对其进行通报表扬,号召全体员工学习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安全意识。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企业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有效性,也反映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安全隐患的高度警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及时发现和报告隐患,企业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动各地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更多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形成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