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实时查看生产情况
9月2日,记者走进雅安市经济开发区,远远就看到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标志性的烟囱。锂盐先进级智能工厂的中控室里,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各条生产线的温度、压力、转速等数据,技术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完成远程操作---这座2020年投产的工厂,凭借“智改数转”的深度实践,已成为四川省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中的标杆,更改写了传统锂盐生产的行业图景。
作为雅化集团全资子公司,这家注册资本5亿元、拥有800余名员工的企业,专注于电池级氢氧化锂等中高端锂产品生产,是国内氢氧化锂综合产能最大的制造企业之一,产品供应于多家知名车企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而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对矿法生产氢氧化锂工艺的技术突破:母液除钾、降钙、磁性异物降低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项专利为生产保驾护航,更先后斩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等荣誉。智能化改造,让这份“硬核实力”有了更强劲的增长引擎。
全流程自动化,革新锂盐生产作业模式
“我们自投产以来,便一直秉持无人化、数智化操作。当全自动系统一启动,锂精矿直接通过传输带运入封闭廊道,再输送到生产线,工人在中控室就能监控全程。”在锂精矿库,该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蒋林杉指着自动化传输设备介绍道。
不止于此,从硫酸、液碱等物料的密闭贮槽泵送,到硫酸钠冷冻结晶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再到产品的自动包装、立体库存储,锂盐制备已实现“机器代人”全流程。最令人称道的是,所有核心设备都配备了自动控制系统,一旦出现参数异常,系统会立即告警,数据还能同步上传至数据分析平台,为后续优化提供支撑。“建立这样的溯源体系,我们能准确找出问题的原因,并且得到有效地纠正,生产效率也随之提升40%以上。”蒋林杉说。
AI赋能深度应用,工厂有了“智慧大脑”
如果说自动化是工厂的“手脚”,那AI技术就是驱动生产的“智慧大脑”,在安全管理、生产优化、仓储运营等领域解决了诸多实际难题。车间内安装的高清摄像头不仅是“监视器”,更是“安全员”。
“我们通过AI算法和视频分析技术,能实时抓拍未按规范佩戴防护装备、违规操作等行为,信息瞬间推送至智慧安防平台,违规事件立即就能得到反馈。” 蒋林杉特别强调,公司对于安全责任始终牢记于心,把AI应用到安全,更能精准捕捉到隐藏的危险因子,违规事件响应速度提升80%。
生产优化层面,AI算法整合了设备运行、原料消耗、产品质量等全链路数据,构建出分析模型。这套模型能自动识别工艺参数偏差与设备隐性故障,每月还会生成10余项优化方案。在智能仓储领域,AI算法的作用同样显著。它能实时计算立体库上下架的最优路径,大幅提升AGV调度效率,让库存周转率明显提高。
数据驱动优化,“雅化经验”助推行业标准
智能化的转型,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更重塑了企业的组织架构与协作模式。为推进“智改数转”,该公司专门成立了数智信息化部,由业务专家和IT工程师组成,打破了以往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各自为战的局面。“我们如今把数据都放在打造的工业APP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对数据的抓取、分析和应用,持续优化我们的生产系统。”蒋林杉介绍说。
如今,这座智能工厂的成效已实实在在体现在数据上:在四川省“智改数转”政策支持下,通过扩建数智化产线、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检验检测系统,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能耗持续降低,产品不良率显著下降,还凭借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绿色生产,完美契合“降本、增效、提质、扩绿”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该公司还在为行业贡献“雅化经验”---由其牵头制定的《氢氧化锂智能生产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正在审定中,未来将为更多锂盐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提供参考。
谈及未来,工厂负责人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计划按照国家智能制造评估要求,冲击成熟度4级,达到智能制造的高阶阶段,不断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道路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