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我们是‘跑单的’‘送货的’,现在工会不仅帮我们解决困难,还让我们感到被尊重、被需要。”9月8日下午送餐间隙,乐山外卖骑手丁兆强来到市中区一工会驿站休息时发出如是感慨。他的心声,正是乐山市近年来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迅猛发展,乐山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已超过7万人,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有效应对这一趋势,回应劳动者所需所盼,在市委党建办发布《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市心连心服务中心等单位持续发力、拓展路径,通过党建引领、阵地赋能、多元服务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服务对象”逐渐转变为“治理协作者”,并将于近期举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关爱活动,推介发布《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服务的11条举措》,进一步织密保障网、提升服务能级。

四川省总工会、乐山市总工会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赠送清凉防暑物资 受访单位供图

“工会爱心餐”赠送活动现场

“工小嘉”暖心驿站
党建引领 部门联动织密“保障网”
“炎热的夏天,能在工会驿站里歇脚纳凉,喝上冰水,真的很贴心。”张宇锐是韵达快递的一名快递员,因工作需要,他时常光顾乐山市中区学道街的乐山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工会驿站),来这里休息、充电、接水等。该驿站于2023年8月投入使用,冰箱内常备免费矿泉水,供户外劳动者取用,内部还配备了桌凳、微波炉、应急医药箱等,切实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便捷服务。
此类面向一线的务实服务,源于乐山层层推进、系统谋划的党建引领与工建服务常态化融合新格局。近年来,乐山坚持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纳入全市党建总体布局,依托交通、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行业主管部门,分类组建了5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行业党委,同步推进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形成“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联动机制。其中,乐山市聚焦快递行业党建的做法被国家邮政局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出台的《通知》为深化党建工建联动、建强行业工会联合会提供了明确指引。
“我们不再单打独斗。”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心连心服务中心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实现了资源整合、信息互通、服务联动,通过机制协同有效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在这一机制框架下,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多样化需求,工会创新工作方法,精准施策。例如,沙湾区针对外卖骑手反映强烈的 “进小区难”“充电桩不足”等问题,工会联合住建、市场监管、政法委等部门协商,推动物业企业优化管理、增设设施,获得劳动者广泛好评。春节期间,峨眉山市总工会联合人社、法院、住建、交通、公安等11个部门开展治理欠薪“一站式”联合接访活动,跨部门联动治欠薪,实现“1+1>2”的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通过心连心服务热线和基层走访,乐山市总工会收集并办理了各类有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诉求,涵盖通行便利、休息补给、子女照护等多类问题。
阵地赋能 多元服务提升“归属感”
近年来,乐山市始终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建强阵地、做优服务、创新机制,持续提升劳动者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服务站点超800个,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网络,每年开展普惠活动超百场,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探索出一条具有乐山特色的关爱服务新路径。
“感谢工会的付出,每次来到‘司机之家’享受这里的服务,就像回‘娘家’一样。”8月的一天,在龙扬物流公司“司机之家”的食堂内,长途运输司机刘福林夫妇正吃着免费的工作餐。他的一席话,道出了广大货车司机的心声。
这个由乐山市夹江县总工会指导建设、为280多名货车司机会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司机之家”,仅是乐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目前,像这样的工会驿站在乐山已有490个,其中70个已完成智能化改造,支持24小时扫码进入;此外还建成“妈咪宝贝屋”17个、职工之家245个、“小个专”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站31个,并率先在全省打造国省干线“货车司机暖心之家”,今年内还将投用首个“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
乐山还持续深化 “普惠出行”“小哥加油吧”“烟火万嘉”等特色服务品牌,将其有机融入驿站网络及线上平台,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综合网络,使品牌效应与阵地功能相互促进、同步提升。
阵地建好,更要用活。各级工会依托驿站持续开展“进站有礼”“扫码送清凉”“爱心餐周周送”等活动,今年以来,已发放爱心餐券4000余张、送出“暖‘新’礼包”3000份。一批驿站还被嵌入矛盾纠纷调解、党员教育、志愿服务等功能,变身“城市红色驿站”,真正实现“一站多能、服务到家”。
“现在我每天跑单攒的积分能换餐券、换生活用品,还能免费参加技能培训。”一名美团骑手向笔者展示了在“川工之家”APP乐山频道上刚用积分兑换的电影票。
今年以来,乐山工会通过线上平台定向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专属身份积分,推出“普法答题赚积分”“暖新积分月月送”等系列活动,积分可兑换实物商品或服务,目前已累计兑现福利超100万元。
除此之外,乐山还推出多项专属服务:组织免费体检、“两癌”筛查、“四季送”温暖活动;开展“金头盔骑手”“红旗方向盘司机”等典型选树,增强职业荣誉感;推出学历提升补贴、技能培训补贴;举办“阳光少年”夏令营、爱心托管等服务,解决子女看护难题;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专业支持。
更值得关注的是,乐山积极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治理协作者”。市委社工部、市总工会、市心连心服务中心将联合聘请外卖员、快递员为“兼职网格员”,通过“随手拍”“小建议”等方式反馈城市治理问题。有价值的意见将被采纳并交相关部门处理,提交人将获得500分至3000分不等的积分礼品奖励。
“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既是服务的对象,也是城市治理的‘一线哨兵’。”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政加持 系列举措擘画“新篇章”
在既有服务体系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服务水平,乐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市心连心服务中心于近期联合出台《通知》,推出11条具体举措,系统构建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新体系。
在建强服务阵地,凝聚奋进力量方面,《通知》要求,推动党建工建联动,制定新业态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计划,依托行业党委同步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采取干部兼职、经费共筹、配备工会社会工作者等措施建强工会联合会;对全市社会综合服务中心、490个工会驿站赋能增效,打造74个24小时智能化服务驿站,持续创新驿站服务内容,积极开展各类关爱活动;推动劳动模范、 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倾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在聚焦权益维护,筑牢保障底线方面,《通知》明确,要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建立“调裁审”工作机制,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际需求,按照600元至2000元/人标准,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活动;鼓励学历提升,对符合条件的、完成学历提升的职工给予1000元一次性补助。
在优化关爱服务,传递工会温暖方面,《通知》提出,各级工会每年投入资金开展“四季送”活动;按照500元/人等政策标准组织免费体检;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配备相应设施;依托“川工之家”APP乐山频道开展专属积分活动,积分可兑换各类生活服务;加强职工子女关爱,组织夏令营活动和提供暑期托管优惠。
一系列务实创新举措的落地,标志着乐山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服务工作进入全域深化、系统提升的新阶段。从精准化的权益保障到人性化的暖心服务,从多元化的能力提升到社会化的治理参与,乐山市正逐步构建起一套“服务纾困-赋能成长-价值实现”的全周期服务生态。《通知》的出台和实施,将进一步巩固既有成果、完善制度框架、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份通知,一张网络,一座城市。乐山正用持续拓展的服务和始终如一的关心关爱,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一片暖“新”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