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骆寓言)“没想到一条线索真的值15000元。”近日,成都一市民因举报路边非法“黑加油”行为,获得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发放的15000元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这笔高额奖励不仅是对市民积极参与安全监督的肯定,更彰显了成都市通过全民参与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决心。
2025年7月,在都江堰市玉堂街道路边,一辆油罐车正在向一辆重型自卸车非法加注油品。这一违法行为被路过的市民敏锐发现。出于对公共安全的担忧,该市民立即通过正规渠道向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举报。
接到举报后,应急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执法人员迅速锁定位置,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通过现场勘查、询问当事人,并委托专业机构对油品性质进行检验,确认该油罐车驾驶员与押运员非法经营的油品属于危险化学品,举报属实。该行为涉嫌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对相关责任人员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通过执法部门的快速行动,这一潜藏在居民区周边的“移动炸弹”被彻底清除,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此次举报人获得的高额奖励,依据的是《都江堰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 (试行)》。该办法明确规定,对提供详细、准确线索并协助查实重大安全隐患或违法行为的市民,将给予相应物质奖励。15000元的奖励,体现了政府对有效举报的高度认可。
“市民的举报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补充力量。”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非法加油案件若未被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举报人的线索不仅详细准确,更为案件查处提供了关键支持。
近年来,成都市持续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广泛宣传举报奖励政策,鼓励市民成为安全生产的“吹哨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共治格局。
成都市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全市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重点针对危险化学品非法储存、运输,以及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隐患。凡提供有效线索并经核实的市民,均可依规获得奖励。
“安全生产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守护。”该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将继续优化举报渠道,简化奖励流程,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治理新模式。
安全领域专家指出,高额举报奖励制度是提升基层安全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市民往往是安全隐患的第一发现者,通过制度性激励,能够有效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专家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扩大奖励覆盖范围,同时加强举报人隐私保护,确保制度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