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工会服务,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在遂宁市蓬溪县政府部门工作的职工苏红文是一名健身爱好者,9月9日,他通过“川工之家”APP蓬溪频道提前预约蓬溪县工人文化宫场馆,直接扫码进场,非常方便,再也不会出现不知场馆满员,白跑一趟的情况了。他感慨道:“多亏了蓬溪县总工会打造的‘互联网文化宫’,太贴心了!”
2021年以来,遂宁市总工会带领全市各级工会以职工需求为“方向标”,以职工幸福为“温度计”,着力探索市域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新路径。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因地制宜拟定市级、8个县(市、区)、市直园区、N个企业(社会组织)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基础服务和特色项目,一盘棋高位谋划市域“1+8+N”“幸福菜单”,形成政企联动工作合力。通过办好一桩桩暖心实事,持续有效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舍得酒业公司匠人计划培训现场 均为受访单位供图
从“吃得安心”到“住得舒心” 工会把实事办到职工心坎上
物质生活是幸福感的基石。工会首先瞄准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需求。
遂宁川能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市级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企业试点单位之一,积极探索创新服务职工体系的业态、模式和机制。
“必须让加班的员工吃上热饭热菜!”针对加班职工就餐问题,公司立即行动,克服了资金、场地、人员等重重困难,创办了这家专门服务加班职工的“深夜食堂”。“先喝碗山药排骨汤暖暖胃,还有肉包子,都是工会‘深夜食堂’刚做的。”餐食的香味驱散了深夜的疲惫,让在食堂就餐的职工李大姐感到很暖心。
如今,“深夜食堂”不仅提供免费夜宵,还成为职工们夜间休息交流的温馨空间。墙上贴满了员工留言:“胃暖了,心更暖”“加班不再是一件难熬的事”……
中午11时30分许,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职工食堂飘来阵阵饭菜香。红烧排骨、清炒时蔬、紫菜蛋花汤……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午餐让职工们赞不绝口。
“公司食堂请来专业营养师配餐,根据职工喜欢的菜式开发新菜品,满足职工就餐需求,公司还给职工发福利,每月充值360元饭卡,由职工自行消费,真是太贴心了。”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行政助理郑平一边吃着可口的午餐一边说。
“食有所安”只是遂宁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一个缩影。在遂宁市,这样的故事正在无数个职场中悄然发生。
住宿问题同样牵着职工的心。为解决外地职工住房难问题,遂宁川能能源有限公司提供宿舍46间,保证每名职工均有宿舍居住,使职工减少通勤时间和成本,大幅提升职工生活幸福感。
“能够住上这么好的公寓楼,要感谢公司领导对我们外地职工的关心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没有后顾之忧,我们扎根在公司,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今天刚搬进了新宿舍,雪白的墙壁,舒适的床铺,每个人有多个储物柜,还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公司工会真是太贴心了!”家住成都市新都区的公司技术部副经理郭江平竖着大拇指说。
“吃的、穿的、住的,公司都替我们考虑到了。”公司职工罗雪梅表示,“吃得好、住得好,心里暖了,工作才会更有劲,生活才更有奔头。”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职工工作更有尊严,生活更加幸福。”遂宁一家企业工会主席望着这一幕欣慰地说,“从一碗热汤开始,到全方位的物质保障,这就是工会的承诺。”
从“压力大”到“活力足” 工会筑起职工“精神家园”
“以前下班就是‘宿舍-食堂-手机’三点一线,无聊得很。”在遂宁市船山区一家企业上班的职工彭婷婷说,自从船山区总工会依托工人文化宫阵地开设了“工享时光”职工课堂后,她的业余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了---周一学瑜伽,周末还能参加工会组织的徒步、烧烤等活动。这只是遂宁工会组织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正以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的举措,为职工们筑起一座座丰盈的“精神家园”。
走进全泰堂药业集团公司职工书屋,书香四溢,静谧温馨。午休时分或下班后,不少职工选择来这里“充电”,或静心阅读,或借阅书籍。
“工会改善书屋阅读环境,借鉴‘咖啡书吧’设计,不仅定期更新书籍,还经常举办读书分享会。”据公司工会主席梁燕介绍,他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职工阅读喜好,精心采购图书,藏书量从2000册增加到4000册,让书屋真正成为职工喜爱的“文化客厅”。
“最让我感动的是看到老师傅和年轻人一起讨论书籍上的内容!”梁燕说,“阅读让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职工找到了共同的语言。”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在于外在活动的供给,更在于心灵的滋养。遂宁各级工会组织越来越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
绵阳市商业银行遂宁分行工会开设的“莲心亭·心灵驿站”成了客户经理陈加豪和同事们的“情绪加油站”。他回忆道:“压力最大的时候,我整夜失眠,甚至不敢接电话。”
心灵驿站由绵商行遂宁分行工会主席曹晋担任心理辅导员,定期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心理辅导员的帮助下,职工学会了压力管理技巧,逐渐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了平衡。如今,心灵驿站日均使用超过20人次,成为职工们“充电十分钟,续航一小时”的能量站。无论是工作上的压力,还是生活中的烦恼,职工们都可以在这里倾诉并得到疏导。
“工会就像贴心的‘娘家人’,不仅关心我们干得好不好,更关心我们过得累不累,心里暖不暖。”该银行一位女职工道出许多职工的心声。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既要注重‘物质富裕’,也要考虑‘精神富足’。”遂宁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职工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级工会打造了“15分钟职工文化圈”,让职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服务。
建阵地,让“文化之家”遍地开花。遂宁市总工会聚焦职工需求,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精心打造了一批“功能集成、服务精准、覆盖广泛”的职工生活阵地。同步建设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工会驿站等服务阵地700余个,截至目前,服务职工上百万人次。
办活动,让“文化菜单”更对味。遂宁宽窄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牵头成立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八个职工文体协会,让职工文化生活有场地、有伙伴,更有幸福感、归属感,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了工会“娘家人”的浓浓爱意。“企业文化不是口号,而是职工实实在在的体验。”公司工会主席杨洋说,“通过这些活动,职工的感受完全不同,他们不是被动接受管理,而是主动参与创造。”
2021年以来,遂宁各级工会针对青年职工,开展相亲联谊会、青年职工兴趣班;针对中年职工,组织亲子运动会、厨艺大赛、健康讲座、书画比赛等活动。全市工会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000余场,参与职工30万余人次。
从“单调味”到“丰富多彩”,从“孤独寂寞”到“热闹温暖”,遂宁工会用文化活动点亮职工的业余生活,让广大职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与远方”的美好。正如职工小张所说:“现在下班不想走,周末还想来,工会把我们的心都‘拴’住了!”
从技工到工匠 工会搭建职工成长“青云梯”
宽窄印务公司员工篮球文体协会队员正在训练
“莲心亭·心灵驿站”为职工解心结
今年5月,国网遂宁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电气试验班班长何雅馨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十年前,她还是个普通操作工人。如今,她已成长为技术骨干,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没有工会搭建的成长阶梯,就没有我的今天。”她的话语中满是对工会组织的感激。
多年沉淀,让何雅馨成长为“望、闻、问、切”的电网“内科医生”,也多次担任国网四川电力评标专家、内训师、竞赛教练。至今,她一共带出15个徒弟,个个素质过硬,业务技能出色,并获遂宁市第六届劳动模范、遂宁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最让四川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职工邓修勇心动的,是获得“川中明珠计划安居专项”本土培育项目“技能精英”称号。“获得这样的肯定,走到哪里都觉得自豪。”他说,“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对自己技能的认可。”
采访中,舍得酒业公司酒体加工车间员工向磊表示:“以前觉得‘蓝领’没前途,自从我参加了公司组织开展的匠人培育计划后,工资上涨了50%,还当上了加工过滤组长。”
对此,舍得酒业公司工会主席李华萍坦言:“要让职工既能涨工资,也能展示才能,体现价值。”
9月5日晚上7时许,舍得酒业公司职工教室内座无虚席。“今晚的课程是白酒酿造知识提升课程,授课的都是高校教授,这些都是工会为我们争取的福利。”正在听课的公司酿造部酿酒八车间职工文武笑着说,“免费学习最前沿的知识,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他的笑声里满是对自我成长的期待。
据了解,舍得酒业公司实施匠人计划,培养一线技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近两年,培训一线员工3000余人次。
“从‘帮职工成长’到‘陪职工奋斗’,从‘解生活难题’到‘圆人生梦想’,工会正用一次次贴心服务,一个个务实举措,让职工的‘幸福指数’跟着‘成长指数’一起上涨,让每一个逐梦的身影,都能在工会的守护下,跑得更远更稳。”李华萍如是说。
据统计,近年来,通过遂宁工会的成长计划,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从四年前的15.9%提升到现在的16.5%。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普通职工的成长故事,更是遂宁工会工作的最美注脚。
从深夜加班时的一碗热汤,到技能提升后的人生蝶变---遂宁工会组织正在用无数细微而深刻的改变,重新定义着职工生活的品质与温度。
遂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保兵表示,幸福不是抽象的词汇,是看得见的实惠、学得会的本领、摸得着的温暖。当工会的“服务力”转化为职工的“成长力”,便是对“共同富裕”最生动的诠释。工会的温度,最终转化为职工生活的质感;工会的努力,正在书写着劳动者幸福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