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颖正在坐诊 受访者供图
9月9日清晨7时50分,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诊室外已坐满候诊患者。“邓主任的号又约满了!”这样的场景在这里已成为常态。
患者口中的“邓主任”,正是近日被授予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主任医师邓春颖。在二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她以创新突破和医者仁心,书写了一段段温暖而深刻的医患故事。
“一号难求”的“明星医生”
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线上挂号系统中,邓春颖的号源经常显示“已约满”。提前30天的电话预约与7天内的公众号号源,常因“时间差”和超高的患者需求而迅速告罄。即便每周坐诊三四次,她的诊室灯也常常从上午8时亮到午后1时甚至2时。其间,她尽量不休息、少喝水、减少去洗手间的次数,只为多看一位患者,让患者少一分等待。
2024年,她的年门诊接诊量超过6000人次。“一号难求”的背后,是患者对她沉甸甸的信任。内分泌代谢病科接诊的多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需长期规范管理。邓春颖凭借精湛的医术、亲和的态度和极大的耐心,成为许多患者心中的“明星医生”。
“病友们心里有杆秤,你讲得细不细、看得好不好,他们一比就知道。”正是这份对诊疗质量的执着,让云南曲靖的患者不惜跨越千里返乡求医,也让定居北京的“糖友”坚持“每次回自贡必复诊”。
患者朋友圈里的“菩萨医生”
2017年,面对患者对临床营养干预的迫切需求,非营养专业出身的邓春颖毅然牵头创建临床营养科。她刻苦钻研,以水滴石穿的韧劲,从零起步,带领团队建成符合三甲医院标准的临床营养科,陆续开设营养咨询、妊娠营养等门诊,并率先推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推出血糖管理、骨质疏松、减重等联合门诊,让患者只需挂一次号,就能获得多科室专家的协同诊疗方案。
在创新管理方面,她从未停步。建立社区与三甲医院双向协作的医联体新模式,牵头成立慢病管理中心,全面推行信息化血糖管理---2024年全院覆盖4311人,较上年增长近40%;减重门诊接诊量同比增长80%,相关模式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全省仅2个入选。
邓春颖的医者情怀,远不限于诊室之内。2021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期间,她全程负责罕见病患者岳阿姨的诊疗。因疫情严格防护,患者始终未见过她的面容,却深深记住了她“事无巨细的耐心”。患者家属后来在朋友圈感慨地称她为“菩萨医生”。
在学术与公益领域,她同样持续深耕。担任省、市学术专业委员会多项重要职务,主动牵头“下基层”“进社区”健康服务,每月定期至区县卫生院开展培训与查房,每周牵头社区“健康夜市”开展科普义诊,还亲自组织“糖友会”,连续六年于“联合国糖尿病日”举办大型科普活动。
朝着患者最需要的方向前行
这些年来,最让邓春颖痛心的是患者因轻信偏方延误治疗而加重病情。为此,她又开始加紧筹备糖尿病教育门诊、痛风管理中心。对她而言,医者的使命就是永远朝着患者最需要的方向前行。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时代对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邓春颖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年轻医生的培养。她表示,医院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会,大力支持学历提升,科室鼓励加强技术培训。一旦专业领域出现新技术、新成果,科室便安排年轻人先行学习,再分享传授,以全面锻炼团队。邓春颖坦言,希望以身体力行传递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从业二十年,邓春颖从一名普通医生,逐步成长为门诊服务明星、盐都好医生、自贡市优秀医学专家、市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直至荣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每一份荣誉背后,都镌刻着“以患者为中心”的不变初心。
此次获评四川省先进工作者,邓春颖感到肩上责任更加重大。“我将始终秉承医者仁心,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与光明。”她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