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技能,还真就签到了工作”医保“一码付”上线一年 成都市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年龄非枷锁 她是刺破焦虑的一束光小伙遭遇车祸离世,多器官捐献让7人重获新生三分钟能干啥?泸州这群人救回一条命送钱、欺骗、抹黑……这些生意碰红线了部分航班儿童票贵过成人票,儿童票优惠去哪儿了?饺香浓情送新兵“志愿红”护航秋收心理关爱行动进校园四川工人日报社北人40印刷机大修项目结果公示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6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20

年龄非枷锁 她是刺破焦虑的一束光

南充胡晓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日,山东济宁50岁的退休阿姨杨艳以初试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南林业大学法学院,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没有隆重的宣告,没有刻意的渲染,她只是在网络上平静地分享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和几张求学路上的自拍,配文简约而有力:“退休了,开学了!”

这本是一则普通而平凡的消息,可无数人却在她的动态下纷纷留言:“看到您,我突然不怕变老了”“这才是我向往的人生”……这些发自内心的回应,背后是一种被唤醒的共鸣,是一种被照亮的渴望。

我们为何会被一位退休读研的阿姨深深打动?也许,正是因为在她身上,我们看不到丝毫的焦虑、挣扎和表演。她没有喊着“打破年龄偏见”的口号,也没有刻意营造“逆龄神话”,她只是从容地将学习这件事,自然而然地嵌入自己的人生。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沉淀过后的淡定,是历经千帆后的举重若轻。

杨阿姨更像我们身边一位温和而慈祥的长辈,她退休之后,决定背起书包,以学生的身份重新走进课堂。有人问她,你这个年龄读研选择法律专业是不是为了更好地再就业?答案可能并非如此!

说到底,杨阿姨的故事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是因为她活出了许多人内心渴望却未能实现的生活姿态,不被“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的固有观念束缚,不为“前半生拼搏、后半生休息”的线性叙事妥协。她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完整性,从来不在于外界赋予的标签,而在于内心是否始终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对成长的渴望。

估计杨阿姨从未想过要成为谁的榜样,却让许多人在她身上看到了温暖而明亮的光芒,年龄从来不是梦想的枷锁。在这个充满焦虑与不确定的时代,杨阿姨用一场安静的奔赴,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温柔的灯。这盏灯不算耀眼、却足够温暖,不算强烈、却足够持久;它照见的是一个个被年龄焦虑困扰的灵魂,是一颗颗渴望突破却缺乏勇气的心灵。

“退休了,开学了!”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选择,更是一个时代的注脚。愿我们都能像杨阿姨那样,不分年龄、不论出处,时刻保有出发的勇气和学习的热情,那么我们也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