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收到经审办抄送的28份审计报告,从中筛选出2家单位3项重点问题作为年度监督重点,监督精准度显著提升。”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驻省总工会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介绍,该组联合省总工会财务部、经审办深化纪检监察监督与财务监督、经审监督贯通协同,构建起“1+1+1>3”的大监督格局,为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监督动能。这一探索实践,源于对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加强纪检监督与职能监管协作配合”部署的精准落地。
健全机制、凝聚合力 推动监督由“单打独斗”转向“系统集成”
针对以往监督力量分散、信息壁垒等问题,纪检监察组牵头制定《纪检监察监督与财务监督经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办法(试行)》,不仅明确三方在监督中的职责边界、工作流程和核心内容,更建立“统筹衔接、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协同高效”的联席会议机制,从制度层面消除协同监督盲区和堵点。
在具体实践中,三方坚持“各守主责、靶向发力”。财务部聚焦“全流程控风险”,将内控与廉政风险防控融入预算编审、报销审核、绩效评价等环节,做实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经审办发挥“经济体检”作用,围绕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及全总、省总中心任务,探索管理审计,推进审查审计全覆盖;纪检监察组紧盯经费使用、物资采购、资产处置等廉政风险领域,抓好政治监督、抓细日常监督、抓精专项监督、抓严作风监督,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形成“财务管流程、经审查漏洞、纪检惩腐败”的监督闭环。
信息共享、资源整合 实现监督效能“叠加倍增”
为确保三项监督同频共振,三方建立了定期会商与信息共享机制。每半年召开三项监督联席会议,研判形势、部署任务;每季度举行联络员会议,沟通情况、协调问题。以定期会商强化沟通互动,实现同题共答。
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成为放大监督效能的关键抓手。三方建立重大监督事项会商研判、联合监督检查、重要情况通报、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定期移交等信息共享机制:财务部、经审办发现党员或监察对象涉嫌违纪违法线索,第一时间进行移送;经审办将审计报告等信息及时移交,为监督提供靶向指引;纪检监察组则把监督中发现的内控缺失、管理薄弱等问题反馈给财务、经审部门,并推动做好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今年以来,财务部为纪检监察组提供资料50余份、协助查询信息20余次,为日常监督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在专项监督、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三项监督联动优势,纪检监察组联合财务、经审等专业力量深度参与,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发现和查处问题的能力,利用资源整合优势,促进监督效能最大化。
做实“后半篇文章” 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贯通协同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问题整改和系统治理上。在整改落实上,三方建立联合约谈制度,对未按时整改且理由不充分的单位共同约谈;不定期开展整改“回头看”,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三方共同梳理廉政风险点,针对问题线索集中、廉洁高风险的重点领域,围绕财务管理风险隐患易发多发的会计管理、内控管理等7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针对性制定审计目标、重点内容、审计程序及成果运用等可复制、易操作的《县级以上工会财务管理风险专项审计实务指南》,明确审计目标、流程与成果运用标准,为基层监督提供“操作手册”,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同时,将监督结果及整改情况被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和干部廉政档案,作为评价单位政治生态和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
“通过纪检监察监督与财务监督、经审监督的有机贯通、一体推进,四川省总工会系统初步形成了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运行机制,放大了监督叠加效应,让监督从‘单点发力’变为‘系统作战’。不仅提升了监督的系统性、及时性、有效性,更把监督成果转化为净化政治生态、消除风险隐患、促进良性发展的实际成效。”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协同机制,推动“三项监督”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融合,为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