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代表队合影 省总工会供图
由全国总工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妇联、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近日在绵阳圆满落幕。四川省代表队斩获多项佳绩:范小芹获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第二名;何玥熹获保育师第三名;四川省代表队获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团体奖第二名、保育师团体奖第四名,并获评优秀组织奖。
何玥熹是绵阳市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的主班教师,这位土生土长的绵阳姑娘,在家门口的国赛舞台圆梦领奖,脸上满是喜悦:“我到现在都还没从惊喜和激动中回过神来!”这次是她首次征战国赛,心态相对放松,“能冲进国赛就是很大的鼓励,赛前定的目标是冲进前10,这次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与省赛的标准化流程不同,国赛更强调个性化解决方案与创新能力。“没有固定评分标准,全靠对托育理念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何玥熹举例说,比如指导幼儿7步洗手这一项,国赛就注重考察如何通过游戏化方式实现医疗与教育的融合创新,这让她对托育服务有了新的认知。
同样首次参加国赛的,还有来自四川省直属机关实验婴儿园的杨琴蔚。谈及赛事难度,她直言挑战升级:“国赛的抽题随机性很强,每个项目里有三个赛题,抽中哪个就考哪个,这和省赛所有人同题的模式完全不同。”这意味着选手必须熟练掌握所有操作项目,对综合素质的考验更为严苛。
尽管差一点跻身前十,杨琴蔚仍觉得收获颇丰。从省赛时“头一晚都睡不好觉”的极度紧张,到国赛中能用深呼吸缓解情绪,让自己保持思路清晰,她欣喜地发现自身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大赛让我明白,扎实的技能储备和良好的心态调整同样重要。”
选手们的成长与突破,离不开省总工会、省卫健委牵头组织的赛前集训。据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韩梅介绍,本次集训专门委托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负责,教师团队汇聚婴幼儿照护、护理、儿保、教育等多领域专家,分阶段、系统化开展培训。促进提升阶段聚焦解读国家技术文件、解析赛题与提升理论知识储备;强化冲刺阶段进一步遴选两大工种各3名选手晋级国赛,制定个性化查漏补缺方案。同时,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提升选手的抗压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为选手冲击国赛“充电提能”。
“集训最大的收获是思维升级。”何玥熹深有感触地说,教练们引导选手跳出“完成任务”的局限,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设计照料方案,“这对我今后的工作都特别有帮助。”
来自成都因特贝托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邓婷也感激地说道:“集训老师们倾囊相授,特别是护理知识和实操技能,对学前教育出身的我来说,是一次知识的洗礼。能为集体荣誉而战,和团队一起推动托育服务发展,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竞赛力度和技能提升,持续推动托育服务提质增效,努力在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中贡献更多四川工会力量。
从家门口的赛场到全国竞技的舞台,四川托育服务从业者们用爱心与专业,既“托”起了万千家庭的育儿希望,也勾勒出四川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