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对于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意志,凝聚奋进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迅速在全省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并将其转化为推动本职岗位工作的强大动力,即日起,本报将开设《凝心聚力促发展 岗位建功新征程---四川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栏,通过选取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代表,结合其岗位实践畅谈学习心得,展现全省干部职工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昂扬奋进、实干担当的精神风貌,营造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
东方电机水轮机装配特级技师崔兴国:

我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一战略部署感受深刻。实体经济是根基,现代化是腾飞的翅膀,而行动则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作为一名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工作者,我深感责任在肩,更觉方向明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摆在突出位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多年来,东方电气先后成功研制出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超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等重大装备,努力以更多、更好的绿色动力装备,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在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深耕清洁能源装备技术,推动产品向高效、低碳、智能化方向升级;二是充分发挥数字智能制造的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让传统制造业焕发出新的、可持续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将脚踏实地,锐意创新,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航空工业成飞首席技能专家申少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航空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航空装备制造一线工作多年,我深切体会到,创新是航空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的根基,必须让飞机制造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的道路绝不会是一帆风顺,每一次的技术攻关都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深刻认识到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赢得先机。
未来,我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目标,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带领工作室团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航空人的使命与担当,为我国从航空大国迈向航空强国贡献力量。
中车眉山公司首席技能专家甘俊林:

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代表,我深刻认识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未来,我将聚焦三方面落实这一要求。
首先,攻坚核心技术。针对铁路行业在制造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工作室联合高校、院所组建攻关联盟,攻克核心技术的瓶颈点,实现0到1的原始创新。
第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焊接与搬运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中的运用,实现产品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同时降低劳动强度与制造成本;将制造过程中的数据链尺寸转变为数据并输入到大模型中,以指导未来车型制造工艺与方法。
第三,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借助工作室与工匠学院平台,建立“工匠+操作师+工程师”联合培养制度,手把手传授学生技能、理论和工匠精神,培育出一支从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十五五”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