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暖“家”港湾 赋能新发展“一出一进”架起党群连心桥攀枝花市总工会组织开展职工家庭家风活动成都卫健系统秋季联谊活动落幕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91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30

“一出一进”架起党群连心桥

——眉山彭山区仁和城邦小区党建带工建破解交通困局

刘聪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整改过后的小区出入口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眉山市彭山区仁和城邦小区的楼宇间,800户家庭的“必修课”却总是充满焦虑---这个拥有2000余人的小区,曾因初建时“三进一出”的畸形设计,让百余米的回家路变成20多分钟的“堵途”。如今,随着三个崭新出口的启用,这场由“党建带工建”引领的交通突围战,不仅疏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更架起了党群连心的桥梁。

困局:道闸前的“民生考卷”

“高峰期排队20辆,堵车28分钟,这是我们用三个月时间记录的真实数据。”仁和城邦街区党总支书记罗仲祥翻开泛黄的记录本,密密麻麻的数字背后,是居民们焦灼的等待。“有业主因堵车错过急诊,门口商户看到有顾客因拥堵掉头就走……”这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深知这道“必答题”的分量。

小区初建时的“三进一出”设计,在入住率攀升后暴露致命缺陷:唯一出口东门道闸前,常出现“车龙盘踞”的情况。消防通道被占、剐蹭纠纷频发,甚至有业主调侃:“每次回家都像在闯关。”职工代表李明启的车曾在拥堵中被擦剐,“维修费花了300元,更心疼的是被堵住的半小时---那可是陪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啊!”

破题:党旗插在“堵点”上

今年3月,小区党支部将东门拥堵问题列为“党建带工建”重点攻坚项目。党支部书记挂帅,工会组织联动,一场“头脑风暴”在三方联席会议上展开。“单纯疏导治标不治本,必须从硬件改造破题!”在工会主席马雪的倡议下,“三进三出”的改造方案逐渐成形。

物业经理张红带着党员技术骨干和工会会员组成“攻坚队”,顶着烈日测量车流量、绘制分流路径图。“那段时间,我们几乎住在工地。”张红回忆道,“党员先锋岗就设在道闸旁,工人干到几点,我们就陪到几点。”职工代表王淑华则带着笔记本,记录下不同时段的拥堵规律,这些数据为方案优化提供了关键支撑。

攻坚:72 小时的“速度与激情”

今年9月5日,周五的晨曦中,施工队伍进驻东门。为最大限度减少影响,党支部承诺在72小时内完成改造。“党员先锋岗”的红旗插在工地最显眼处,张红和他的团队分秒必争:上午完成旧道闸拆除,中午安装新系统,傍晚进行最后调试。

“最紧张的是系统联调时刻。”党员技术骨干秦建记得,当最后一个信号灯亮起的瞬间,全场响起欢呼。“就像给小区装上了‘智能心脏’,三个出口分流,标识清晰。”次日清晨,送孩子上学的住户陈颖发现,曾经“望不到头”的“车龙”消失了,“单车通过时间不到一分钟!”

改造后的东门,成了社会治理的“活教材”: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90%,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商户客流量增长三成。在业主微信群里,大家纷纷点赞:“‘党支部+工会’的组合拳,打在了民生痛点上!”

“这不仅是交通改造,更是党群关系的升华。” 彭山区观音街道党工委书记唐隆华评价道。在这场攻坚战中,8名党员组成“先锋队”,32名工会会员参与调研,开发公司垫付改造资金……多方力量在党旗下凝聚,绘就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图景。

启示: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仁和城邦的“通行破题”,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党建引领是核心。党支部把方向、聚合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建带工建是基础。工会组织搭桥梁、聚人心,让职工成为治理“主力军”;科技赋能是支撑。智能道闸系统为精细管理插上“数字翅膀”;群众满意是标尺。从“堵心”到“畅行”,变的是速度,暖的是民心。

“现在路过东门,心里特别踏实。”居民李德全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党旗始终飘扬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用“一出一进”的民生温度,书写着“党建带工建、党建促工建”的彭山答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